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野生型水貂的毛皮是黑色的.现有两种毛皮颜色的纯合突变体系,一种为银灰色的雄貂,另一种为铂灰色的雌貂,控制银灰色的基因为A,控制铂灰色的基因为B.用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分别进行杂交,得到如表结果:
杂交亲本F1F2个体数
1野生型银灰色野生型29野生型,10银灰色
2野生型铂灰色野生型17野生型,5铂灰色
3银灰色铂灰色野生型145野生型,49铂灰色,50银灰色,17宝石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3的结果判断,水貂的毛色遗传遵循的遗传定律是C.
A.只遵循分离定律
B.只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既遵循分离定律,又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既不遵循分离定律,又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若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中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杂交实验1中的F1野生型的基因型是AABb.
(3)由以上3组杂交实验结果不能(填“能”或“不能”)判断出B、b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4)若A、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中铂灰色的基因型为aaXBXB;让杂交2中的F2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产生的F3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铂灰色=3:1.

分析 分析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可知:
杂交1:野生型×银灰色→F1:野生型,说明野生型对银灰是显性→F2:29野生型,10银灰色,比例接近3: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杂交2:野生型×铂灰色野生型说明野生型对铂灰是显性,→F2:17野生型,5铂灰色,比例接近3: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杂交3:银灰色×铂灰色→F1野生型→F2:145野生型,49铂灰色,50银灰色,17宝石蓝色,比例接近9:3:3:1,相当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实验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 解:(1)由实验3可知野生型是双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接近9:3:3:1,说明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
(2)由题意可知A控制银灰色,在杂交实验2中F2出现了野生型:银灰色约为3:1,说明F1中野生型是一对杂合,亲本组合是AABB×AAbb;杂交2中,F2出现了野生型:银灰色约为3:1,说明F1中野生型是一对杂合,亲本组合是AABB×aaBB,因此亲本中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相同,都是AABB;杂交实验1中的F1野生型的基因型是AABb.
(3)由表格中没有统计不同表现型及比例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因此不能确定B、b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4)A、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中铂灰色的基因型为aaXBXB,杂交2中的亲本组合是AAXBY×aaXBXB,F1基因型是AaXBXB、AaXBY,F2雌个体的基因型是:
AAXBXB、AaXBXB、aaXBX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AAXBY、AaXBY、aaXBY,且比例都是1:2:1,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XB:aXB=1:1,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XB:aXB:AY:aY=1:1:1:1,自由交配后代常染色体上A_:aa=3:1,X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B,因此F3代中表现型及比例是野生型:铂灰色=3:1.
故答案为:(1)C
(2)相同    AABb
(3)不能
(3)aaXBXB 野生型:铂灰色=3:1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通过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亲本的基因型和遵循的遗传规律,并应用遗传规律解答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是某一DNA片段,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的ACT能决定一个氨基酸,则ACT可称为一个密码子
B.②处是磷酸二酯键,由 DNA聚合酶催化形成
C.该片段中含有3个碱基对,所以含有3种脱氧核苷酸
D.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作用于①处,而转录不需要解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的组成特点使得其流动性易受温度、pH等环境条件影响
B.细胞中各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的组成大致相同,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高度分化的细胞,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细胞内的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低等植物细胞内,出现在核附近并与纺锤体形成及细胞分裂方向有关的结构是(  )
A.高尔基体B.叶绿体C.中心体D.细胞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每年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类运输到相应部位

D.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种生物的蛋白质→mRNA$\stackrel{①}{→}$目的基因$\stackrel{②}{→}$重组DNA$\stackrel{③}{→}$导入乙种生物的细胞中$\stackrel{④}{→}$获得甲种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
B.②过程需要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为质粒、动植物病毒和噬菌体
C.基因工程用到的工具酶有运载体、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D.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HIV、幽门螺杆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DNA B.都具有增殖能力

C.都属于原核生物 D.都含有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固定化酶技术运用于工业化生产前,需要获得酶的有关参数。如图:曲线①表示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普通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在生产中的优点是

(2)曲线②中,35 ℃和80 ℃的数据点是在 ℃时测得的。该种酶固定化后运用于生产,最佳温度范围是

(3)研究发现有甲、乙两种物质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效率,该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而不会改变乙物质对酶的影响。下图是降低酶活性的两种机制模型,符合甲、乙物质对酶影响的模型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重庆部分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种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

A.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B.cd段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孔关闭造成的

C.cd段与e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D.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