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2、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③温度:适宜温度:哺乳动物多是36.5℃+0.5℃;pH:7.2~7.4.
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解答 解:(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受孕妇女体内胎盘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类激素,是在胎盘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然后在内质网上进一步合成加工,最后经高尔基体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分泌到细胞外.
(2)MAX线处包埋的是鼠源性HCG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由于单克隆抗体具有纯度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所以能准确地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3)制备鼠源性HCG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可能运用到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等技术,其中后者需要置于95%空气加5%的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值.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2)杂交瘤 纯度高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3)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维持培养液的PH值
点评 本题以早早孕试纸为载体,结合图示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一上1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O是最基本的元素
B.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
C.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D.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南昌十九中奉新一中安义中学高二上第一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健康人的四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 B. | 以碱基U与碱基A配合成对 | ||
C. | 合成的产物是mRNA | D. | 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③⑥ | B. | ①②③⑤ | C. | ①②③④ | D. | ①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不需耗能的主动运输 | |
B. | Na+从小旸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 |
C. |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 |
D. |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甲示动物某一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e、c、b和a共同组成 .
(2)神经纤维当其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时,表现为 ,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 ,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乙图是甲图中d(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此结构叫 ,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从A到B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