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根据有关细胞工程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产上常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此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培养过程中由愈伤组织需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丛芽.
(2)制备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涉及的生物技术主要有动物细胞培养、细胞融合.若要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可将杂交瘤细胞置于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液中通入一定浓度的CO2,以维持培养液的PH.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淸抗体相比最大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或“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生物导弹”是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

分析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为植株.
2、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3、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疗效高,副作用小,位置准确.

解答 解:(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培养过程中由愈伤组织需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丛芽.
(2)制备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涉及的生物技术主要有动物细胞培养、细胞融合.若要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可将杂交瘤细胞置于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液中通入一定浓度的CO2,以维持培养液的PH.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最大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生物导弹”是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
故答案为: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再分化
(2)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融合      CO2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或“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导向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菜豌豆荚果的革质膜性状有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三种类型,为研究该性状的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亲本组合F1F2
大块革质膜品种(甲)×无革质膜品种(乙)大块革质膜品种(丙)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9:6:1
实验二品种(丙)×品种(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1:2:1
(1)根据实验一结果推测:革质膜性状受二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中小块革质膜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2)实验二的目的是验证实验一中F1(品种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3)若实验一多次杂交产生的F1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无革质膜的菜豌豆,其自交产生的F2中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9:6:49,推测F1中出现该表现型的原因最可能是F1另一对隐性纯合基因之一出现了显性突变,该突变将抑制革质膜基因的表达.若要验证该推测,将F1植株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大量幼苗,待成熟期与表现型为无革质膜的正常植株杂交,若子代中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的比例为1:2:5,则推测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
B.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
C.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C中
D.D可以运输养料、氧气、无机盐和胰淀粉酶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清水在相关实验中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置于淸水中的红细胞渗透压逐渐变小直至涨破
B.用健那绿染液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要用清水洗去浮色
C.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表皮活细胞置于淸水中后,细胞液颜色变浅
D.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时,染色前需要用淸水洗去解离使用的药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有关细胞结构和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磷脂、糖类的种类和数量
B.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C.同一种酶可存在于生物体不同的活细胞中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髙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将Aequorea victoria水母中编码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导入长尾猕猴的卵母细胞中,最终获得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绿光的“绿光猴”.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水母中获取GFP基因后,可利用PCR扩增技术获得大量该基因,该过程所利用的酶必须具有耐高温的特点.
(2)导入目的基因的卵母细胞需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MⅡ中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精子和卵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通过细胞膜接触方式实现的.
(3)受精卵培养至囊胚或桑椹胚时期可进行胚胎移植,移植的胚胎在受体内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受体对移入子宫的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4)GFP基因能在猕猴细胞中表达,是因为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若“绿光猴”只是部分细胞合成了绿色荧光蛋白,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疾病,为了研究某乙脑疫苗在机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某研究人员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注射一定量的乙脑疫苗,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并检测免疫指际.请问签问题:
(1)研究人员取每组10只小鼠进行实际免疫效果的测定.测定时,应将(等量)乙脑病毒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存活数量,发现实验组小鼠的存活数量大于对照组小鼠,说明该乙脑疫苗具有免疫预防作用.进一步检测发现存活的实验组小鼠体内抗体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其原因是实验组小鼠初次免疫产生的大量记忆细胞再次接触乙脑病毒时,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2)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乙脑疫苗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作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3)乙脑疫苗进入小鼠体内,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乙脑病毒结合,结合物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从而阻止乙脑病毒吸附宿主细胞,从而起到阻止乙脑病毒散播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细胞中某些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纤维素、淀粉、糖原的单体是相同的
B.RNA可以在细胞核或某些细胞器中合成
C.抗体的形成与分泌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
D.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二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

①DNA复制; ②转录; ③翻译; ④逆转录;

⑤RNA复制; ⑥tRNA携带氨基酸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