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及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果相对于黄果为显性性状,且F1红果的基因型为Dd,则P中红果的基因型为Dd,P中、F1中和F2中黄果的基因型均为dd,F2中红果的基因型为DD或Dd.
解答 解:(1)由于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果为显性性状.红果、黄果这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其是杂合体,所以F2红果基因型是DD或Dd,F2红果和黄果的表现型之比是3:1.
(3)由于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是DD或Dd,所以要得到纯种的红果番茄,需要将红果连续自交,并淘汰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
(4)F2红果基因型是DD或Dd,比例为1:2.因此,F2红果自交所得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是$\frac{1}{3}$DD+$\frac{2}{3}$×$\frac{1}{2}$($\frac{1}{4}$DD+$\frac{1}{4}$dd)=$\frac{2}{3}$.
故答案为:
(1)红果 F1红果自交出现了性状分离 等位
(2)DD或Dd 3:1 性状分离
(3)让红果连续自交
(4)$\frac{2}{3}$
点评 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各个个体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即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邯郸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铜污染对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在图a和图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布为10μg/L和30μg/L的培养液中的水蚤数目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改变可以改变两种生物之间原有的种间关系
B.在有铜污染的情况下,5天后甲、乙种群的抗铜基因频率都増大
C.在有铜污染的情况下,乙生态优势明显;在无铜污染的情况下,甲生态优势明显
D.在铜污染加大的情况下,乙生态优势更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丰台普通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综合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1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将据图回答:
(1)曲线甲代表__________,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分子,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__________。
(2)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_______(吸收/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________(a、b、c……)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合物甲、乙、丙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 |
B. | 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甲的数量等于丙的数量 | |
C. | 化合物甲、乙位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外侧 | |
D. | 连接化合物丙与丁的化学键位于①②之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
B. | 在转化实验中大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 |
C. | 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的DNA已经全部断裂,失去活性 | |
D. |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 |
B. | 细胞内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 | |
C.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
D. | 酶的存在使细胞代谢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丰台普通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综合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构成生物体的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以上物质均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B.这些物质均可通过特定的试剂,通过显色反应来进行鉴定
C.以上物质均可以作为激素调节生命活动
D.以上物质中的脂质、蛋白质和核酸都可以催化细胞代谢反应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