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亲水性 | |
B. | c指磷脂分子的非极性头部具有疏水性 | |
C. | 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 | |
D. | 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e为蛋白,与多糖合成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具有识别功能;bd为蛋白质,其镶在、嵌入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a是磷脂分子的尾,具有疏水性;c是磷脂分子的头,具有亲水性.
解答 解:A、a为磷脂的尾部,具有疏水性,A错误;
B、c为磷脂分子的头部c,具有亲水性,B错误;
C、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C错误;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型示意图,考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掌握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C1﹣C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保温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多余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一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编号 | 所加溶液 | 实验现象 |
C1 |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 | 透明圈直径较小 |
C2 | 稀盐酸 | 无透明圈 |
C3 | 稀碳酸钠溶液 | 无透明圈 |
C4 |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盐酸 | 透明圈直径很小 |
C5 |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碳酸钠溶液 | 透明圈直径最大 |
C6 | 蒸馏水 | 无透明圈 |
A.C2、C3、C6中绿豆淀粉酶活性已经失去活性
B.C1和C2、C3、C6为对照组,C4、C5为实验组
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高
D.若在C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C5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本尼迪特试剂,热水浴中加热2~3min后,b管呈红黄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Ⅰ将呈现出 (“加快”或“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Ⅱ将呈现出 (“加快”或“减慢”)上升的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为 ① | |
B. |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 ② | |
C. | 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方式为 ③ | |
D. | 四种出入细胞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方式为 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 |
B. |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 | |
C. | 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能量大于b组 | |
D. | 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定向作用是利用了抗原-抗体的专一性识别特点 | |
B. | 进入细胞是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原理 | |
C. | 只杀癌细胞是利用了药物的专一性杀灭作用 | |
D. | 此特效药一般是利用了抑制细胞分裂的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