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光合作用过程如图甲所示。科研人员以西瓜为对象,研究温度和CO2浓度对西瓜光合速率(即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乙。
【1】图甲中反应①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外界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____来影响反应②的反应速度。光合速率可以用图甲中____________的释放量或____________的吸收量来衡量。
【2】据图乙分析西瓜光合速率并不与环境温度始终正相关,做出分析的依据是:在温度高于____________℃后,西瓜光合速率开始下降。
【3】一般而言,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比呼吸作用酶低,据此解释图乙中26℃、CO2浓度为1.2-1.6 ml/L时,光合速率显著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图乙中的研究结果,有人提出两种可能的控制方案以提高西瓜产量:
方案一:CO2浓度设定为1.4-1.6 ml/L,温度设定为30℃
方案二:CO2浓度设定为大于1.6 ml/L,温度设定为26℃
写出这两种方案各自的合理和局限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类囊体或基粒 酶 O2 CO2
【2】36℃
【3】26℃时尚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此温度与呼吸作用最适温度的差距更大,所以此时很有可能光合酶已有较高活性而呼吸酶活性仍较低。随着CO2浓度从1.2升至1.6的过程中,光合作用逐渐增强,而呼吸作用可能还会受到CO2浓度升高的抑制,所以测得的净光合速率表现为显著上升
【4】方案一:合理之处:图中显示,已有研究表明该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在研究的所有条件中是最高的;
局限之处:因为26℃的曲线比30℃的曲线在CO2浓度1.4ml/L以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所以有可能方案二的光合速度比方案一中来得高;并且CO2浓度设定为1.4-1.6ml/L这么窄的一个区间,可能难度较高。
方案二:合理之处:26℃的曲线比30℃的曲线在CO2浓度1.4ml/L以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所以有可能方案二的光合速度比方案一中来得高;CO2浓度大于1.6ml/L的设定难度较低;
局限之处:虽然有此趋势,但是只是根据曲线趋势进行的预测,并没有实际数据的支撑
【解析】
分析题图甲,图中反应①表示光反应阶段、反应②表示暗反应将段。
分析题图乙,西瓜光合速率并不与环境温度始终正相关,在温度高于36℃后,西瓜光合速率开始下降。
【1】图1中反应①表示光反应将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或基粒中;外界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反应②暗反应的反应速度。光合作用利用CO2和水,合成有机物并生成O2,故光合速率可以用图甲中的O2释放量或 CO2的吸收量来衡量。
【2】据图乙分析,西瓜光合速率并不与环境温度始终正相关,在温度高于36℃后,西瓜光合速率开始下降。
【3】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度影响光合作用的酶的活性,温度为26℃、CO2浓度为1.2-1.6mo/L时,由于26℃时尚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此温度与呼吸作用最适温度的差距更大,所以此时很有可能光合酶已有较高活性而呼吸酶活性仍较低;随着CO2浓度从1.2上升至1.6的过程中,光合作用逐渐增强,而呼吸作用可能还会受到CO2浓度升高的抑制,所以测得的净光合速率表现为显著上升。
【4】依据图乙中的研究结果,提高西瓜产量的方案有:方案一中CO2浓度设定为1.4-1.6 ml/L,温度设定为30℃,图中显示,CO2浓度为1.4-1.6 ml/L,温度为30℃时,已有研究表明该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在研究的所有条件中是最高的,光合速率大且稳定,这是它的合理之处;但也有局限:因为26℃的曲线比30℃的曲线在CO2浓度1.4ml/L以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所以有可能方案二的光合速度比方案一中来得高;并且CO2浓度设定为1.4-1.6ml/L这么窄的一个区间,可能难度较高,不好设置相对稳定的二氧化碳浓度范围。
方案二中CO2浓度设定为大于1.6 ml/L,温度设定为26℃,由于26℃的曲线比30℃的曲线在CO2浓度1.4ml/L以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所以有可能方案二的光合速度比方案一中来得高,CO2浓度大于1.6ml/L的设定难度较低,这是它的合理之处;局限在于虽然有此上升趋势,但是只是根据曲线趋势进行的预测,并没有实际数据的支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酶活性等细胞代谢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够从所学理论的角度出发,解释实际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同时利用已有知识对农业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质膜运输物质X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兴奋时对Na+的转运过程与其相同
B.细胞中的氧浓度不会影响X的运输速率
C.运输X的载体蛋白可运输其他各种分子
D.载体蛋白与X结合后形状改变,转运结束后恢复原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黑暗且其他条件适宜的环境中,设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中“+”的多少表示生长素含量的多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3处生长受到抑制,1、4处促进生长
B.生长素对茎的近地侧生长的促进作用比远地侧强
C.实验说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较多处生长快
D.茎背地生长和根向地生长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髌骨征这种病由N基因控制,该基因(N)与IA基因不完全连锁,某女患者血型基因型,其丈夫血型基因型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 )
A.凡是子女血型为O型,一定不患有甲髌骨综合征
B.凡是子女血型为AB型,一定不患有甲髌骨综合征
C.子女血型为A型或AB型,患有甲髌骨综合征的可能性大
D.无论是何种血型均可能是甲髌骨综合征,发病风险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代表的是某不完全连锁植物的卵原细胞及其X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位置,该植物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可能是( )
A.XHE:Xhe=1:1
B.XhE:XHe=1:1
C.XHE:Xhe:XhE:XHe=1:1:1:1
D.XHE:Xhe:XhE:XHe=45:45: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农科所培育高品质小麦的过程.其中①③④⑤代表具体操作过程。
(1)具有①④⑤操作的育种方法是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
(2)具有①③操作的育种方法的是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操作⑤的目的是是______________,常用的方法有___和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①是杂交,其目的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引起甲神经元膜上Ca2+通道打开的原因是膜电位变化
B.若适度增加细胞外液Na+浓度,甲神经元兴奋时,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
C.若图中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抑制
D.若对甲神经元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对香椿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将插条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4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插条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实验组应将不同质量的2,4-D溶解于蒸馏水中以得到4种浓度的A溶液
C.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15ppm的2,4-D溶液抑制插条生根
D.此实验结果说明2,4-D对香椿树插条的生根作用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
B. 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兴奋的传递
C. 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尿意
D. 新生婴儿的⑤兴奋,就会引起①兴奋;正常成年人的⑤兴奋,①不一定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