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高二上双周练四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植物体中提取生长素,下面几个选项中最理想的材料是( )
A.叶 B.幼嫩的种子 C.根 D.成熟的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上12.11周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中,制备样品处理液不需要的溶液是
A.蒸馏水 B.氢氧化钠 C.亚硝酸盐 D.氢氧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理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只狼吃了一只羊,可获得了羊的大部分物质和能量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得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理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脊髓灰质炎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有效手段。下列叙述正确是
A.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多种传染病
B.第一次接种疫苗后,机体受刺激后会发生特异性免疫
C.脊髓灰质炎病毒入侵机体后,会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D.再次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时,机体可产生大量抗体进入靶细胞并消灭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理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具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
C.酶适宜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条件下长期保存
D.可用过氧化氢作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理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的作用相同
B.T细胞和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不同
C.效应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从而彻底消灭抗原
D.记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但不能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一中高一理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某种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的动物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无色眼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猩红色眼对应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2)从图甲信息可知,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为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动物的眼色遗传情况,对该种动物的眼色进行了调查,绘制的遗传系谱图如图乙所示,其中5、6、7号个体为深红色眼,1、2、3、4、10号个体为猩红色眼,8、9号个体为无色眼,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①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若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则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
②若让6号与7号个体多次交配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F1),则后代(F1)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_种表现型;F1猩红色眼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F1深红色眼雄性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设计原理:
葡萄糖与 发生反应,在 条件下,生成 ;
蛋白质与 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操作步骤:
第一步 取甲、乙、丙、丁四支试管,甲、乙分别加入 各2mL,丙加入已知的葡萄糖溶液2mL,丁加入蛋白样液2mL,作为 ;
第二步 甲、丙试管中加入刚配制的 ,并 ,观察现象;
第三步 乙、丁试管中加入 ,摇匀,观察现象。
(3)现象及结论:
①若甲、丙试管中出现 ,则小李可能患 ;
②若乙、丁试管中出现 _ ,则小李可能患 ;
③若 ,则说明小李不患糖尿病和肾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