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灰线小卷蛾是一种常见的林业害虫,当其大量繁殖时会严重危害森林。如图是瑞士某森林中灰线小卷蛾幼虫的密度与落叶松松针长度之间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查灰线小卷蛾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统计蛾卵的数量,选择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___。
(2)据图可以判断灰线小卷蛾与落叶松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治灰线小卷蛾对森林的危害,从1980年开始,生物学家引人一种专门捕食灰线小卷蛾的鸟,则该森林中灰线小卷蛾的K值将会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这种鸟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后,落叶松的生长状况可以用图中__________(填“a”或“b”)曲线表示。
【答案】 随机取样 捕食 减小 (次级)消费者 a
【解析】分析:结合题图分析,实线表示松针长度,虚线表示灰线小卷蛾幼虫密度,二者具有先后的增减关系;再结合题意“灰线小卷蛾会害虫森林”,进而推断灰线小卷蛾与落叶松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详解:(1)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其中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2)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灰线小卷蛾与落叶松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3)由于在原环境条件下引入了专门捕食灰线小卷蛾的鸟,则该森林中灰线小卷蛾的生存量减少,所以引入后灰线小卷蛾的环境容纳量(K值)将会减小。由于鸟是捕食灰线小卷蛾的,而灰线小卷蛾又捕食落叶松,所以鸟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引入该种鸟后,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被大量捕食,所以落叶松的生长状况更好,其松针长度平均值更大,所以可以用图中a曲线表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每年在经历雨汛后水位都上升,然后水位转为下降状态,湖泊就变成万亩草原。受鄱阳湖枯水期持续低水位的影响,鄱阳湖生物资源衰退,给周围地区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江西省政府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鄱阳湖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泊群落的结构类型是__________,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该湖泊群落类型是__________。
(2)鄱阳湖是白鹤越冬地,白鹤主要靠挖掘水下泥土中水生植物的地下茎和根为食,约占其总食量的90%以上,其次也吃少量的河蚌、植食性小鱼、螺等。根据以上信息画出相关的食物网____。
(3)由于水量减少及人为捕捞,鄱阳湖中各种鱼类数量急剧减少,尤其是大型肉食性鱼类。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干涸的鄱阳湖滩被绿草黄花覆盖,“绿草黄花”为牛、羊等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该信息属于______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最近江西省政府正在就是否兴建鄱阳湖水坝展开讨论。兴建水坝在草地、水土保持,蓄洪、防洪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 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 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克隆猪成功的概率较低,与早期胚胎细胞异常凋亡有关。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用PCR技术可以检测该基因转录水平,进而了解该基因与不同胚胎时期细胞凋亡的关系。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如图。
(1)图中应选择______________期的卵母细胞进行核移植,使用的良种猪体细胞一般都选择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X表示__________过程,从基因组数据库中查询Bcl-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设计合成_____________用于PCR扩增,PCR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在PCR过程中可检测出cDNA中Bcl-2cDNA的分子数,进而计算总mRNA中Bcl-2mRNA的分子数,从而反映出____________________。
(3)克隆猪的性状与良种猪的性状不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TP中化学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代表的物质是ADP,③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 ATP是细胞内含量少、合成迅速的储能物质
C. 在最适温度和pH值条件下,最适合酶的保存
D. 一个ATP彻底水解后能形成3种小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 F2的表现型比为3:1B.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 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1:2:1D. 测交后代的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英国科学家胡克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B.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C.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万奠定了细胞学说的基础
D. 德国科学家菲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活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受精阶段发生反应的正确顺序是( )
A. 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原核形成→形成合子
B. 透明带反应→顶体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原核形成→形成合子
C. 卵细胞膜反应→透明带反应→顶体反应→原核形成→形成合子
D. 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原核形成→卵细胞膜反应 →形成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