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牧草进行丰富度的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调查时应注意: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宜;该小组还采用标志重捕法对草原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则最终估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大.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两图:

①图甲中虚线表示在理想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经繁殖n代后D点种群数量是原来的k倍,则该田鼠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数量为$\frac{ak}{2}$.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投药后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经鼠药的选择作用,田鼠种群中抗药性个体不断增加,所以投药后田鼠的数量先下降很快又恢复到原来水平.
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乙能代表图甲中A、B、C点年龄组成.
(3)田鼠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生态系统成分),随着田鼠活动的日益猖獗,则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减弱.

分析 1、据图分析,甲图虚线表示J型曲线,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实线表示S型曲线,到达D点后种群数量处于动态平衡,投放了灭鼠药,但一段时间后田鼠的数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图乙中幼年个体多,为增长型,种群数量将增加.
2、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

解答 解:(1)应该采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上牧草的丰富度,为减小调查结果的误差,调查中应注意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宜、取足够的样方等.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田鼠的种群密度.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则最终估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大.
(2)①图甲中虚线表示“J”型增长曲线,是在理想状态下产生的.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经繁殖n代后D点种群数量是原来的k倍,即K值为ak个,田鼠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数量为$\frac{ak}{2}$.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投药后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经鼠药的选择作用,田鼠种群中抗药性个体不断增加,所以投药后田鼠的数量先下降很快又恢复到原来水平.
③图乙中幼体多,成体少,所以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而甲图中D点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而图甲中A、B、C点的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3)田鼠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随着田鼠活动的日益猖獗,使得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就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则恢复力稳定性将减弱.
故答案为:
(1)随机取样     样方大小适宜      标志重捕      偏大
(2)①理想        $\frac{ak}{2}$
②经鼠药的选择作用,田鼠种群中抗药性个体不断增加,所以投药后田鼠的数量先下降很快又恢复到原来水平
③A、B、C
(3)消费者      减弱

点评 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数量变化、自然选择、年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学前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好选择调查何种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是( )

A.白化病;在周围熟悉的4~10个家系调查

B.苯丙酮尿症;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C.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C.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盐酸处理后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线粒体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冷水江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植物体再利用

D.生产者一定是植物,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若干长势相同的杨树苗均分为4组,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实验结果
细胞分裂素浓度
(g/1.5L营养液)
叶绿素总量(mg/g)叶绿素a/叶绿素b气孔开度(相对值)光合作用强度(μmol/m2•s)
甲组01.6372.0830.6087.48
乙组0.51.8161.7031.6387.83
丙组1.02.2591.8111.7598.24
丁组3.02.1381.7320.6187.97
A.细胞分裂素可使叶绿素总量增加,促进叶片的光合速率
B.细胞分裂素使叶绿素a/叶绿素b降低,可能对叶绿素b合成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C.细胞分裂素可通过气孔开度控制CO2的吸收,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
D.随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增大,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效应是先促进后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1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图2是某同学绘制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图1种群数量变化呈现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为不变.
(2)若图1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K2(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Ⅰ(用图中标号表示).
(3)图2中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D2)或D1(用图中字母表示),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frac{D2}{D1}$(用图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2所示外,还有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甲型流感(H1N1)病毒在世界各地大面积蔓延,有些国家还出现了死亡病例.科学家已分离出甲型H1N1病毒(一种RNA病毒).某制药厂根据下面流程图生产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的抗体,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进行过程a之前,必须对小鼠注射灭活的甲型流感(H1N1)病毒,使小鼠产生免疫反应.若细胞甲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细胞乙是从小鼠体内提取的B淋巴细胞.
(2)促进b过程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是聚乙二醇.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三种类型的细胞丙,因此需要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用于培养.选出此细胞后,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3)理论上,注射了该抗体的人群不能长期具有对甲型流感的免疫能力,试分析原因.抗体存留时间较短、H1N1病毒变异(至少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为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研究得出的数据绘制的两个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对环境中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据图判断在CO2浓度为300μL•L-1 (接近大气CO2浓度)时,净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植物是A.
(2)若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B,原因是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对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特性不同,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B植物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能力弱,积累光产物少,随着玻璃钟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B植物生长首先受影响.
(3)当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等于呼吸释放CO2量.
(4)在CO2浓度为400μL•L-1两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固定CO2量一定相等吗?不相等为什么?该条件下两植物只是净光合速率相等,两者呼吸速率不同.
(5)下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当E<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光照强度(增加CO2浓度);当B<E<C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当E>C时,可采取遮光(遮阴)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1表示将人成纤维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融合,获得部分杂种细胞的过程(注:杂种细胞中人类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表1表示几种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 几种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
杂种细胞系
ABCDE
人体基因1---
2---
3---
人体染色体1---
2---
3---
注:“﹢”表示有,“-”表示无
(1)图1中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PEG、灭活的病毒、电激(至少写出两种),再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杂种细胞.
(2)培养杂种细胞时,根据细胞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配制培养基,此外经常会在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清.培养过程细胞需置于含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3)假如每种杂种细胞只保留了人的1条染色体,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考虑,杂种细胞可能有24种.
(4)据表1 推测,第2染色体上有第1、3基因,可进一步证明萨顿的假说即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