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DNA的双螺旋结构中,现已查明一核苷酸对中含有一个胸腺嘧啶,则该核苷酸对中还有(  )
A、一个磷酸、一个脱氧核糖、一个腺嘌呤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两个腺嘌呤
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腺嘌呤
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鸟嘌呤
考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专题:
分析:一个脱氧核苷酸包括一分子的脱氧核糖、一分子的磷酸和一分子的含N碱基,连接两个互补碱基之间的是氢键,碱基对的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与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配对形成氢键的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解答: 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则这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可表示,可见它的其他组成应是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腺嘌呤.
故选:C.
点评:本题是有关DNA结构碱基对为情景,考查了DNA的结构及组成,学习时要注意对DNA结构的全面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的形态与功能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有利于进行细胞分裂
B、蚕豆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有利于吸收水分
C、人的神经细胞有多个突起,有利于与多个细胞联系
D、家兔毛细血管细胞扁平状,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植物茎的高度受两对基因的控制,若AABB高10cm,aabb高4cm,每一显性基因使植物增高1.5cm,今有AaBb×AaBb,其后代F1中高7cm的植株基因型分别有
 
种,所占比例为
 
,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2)图A表示某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①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图A中需要DNA解旋酶作用的是
 
过程.
②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中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位于过程
 
,图C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
 

(3)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基因的基因频率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表关于物质检测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待检测的物质生物材料使用试剂呈现颜色
A还原糖西红柿汁斐林试剂砖红色
B蛋白质稀释的鸡蛋清健那绿紫色
C脂肪花生种子苏丹Ⅲ染液红色
DDNA口腔上皮细胞甲基绿绿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截面图(大小不成比例).图中①、②表示结构,a、b、c表示物质,Ⅰ、Ⅱ表示场所.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①和②表示的都是内皮细胞;
②乙图中物质只能由Ⅰ处流入Ⅱ处;
③乙图结构对物质的通透性高于甲图;
④甲图中c物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A、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  )
A、糖类和蛋白质
B、脂类和DNA
C、DNA和RNA
D、蛋白质和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物--选修Ⅰ生物技术实践】
同学们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1.4g
Na2HPO42.1g
MgSO4?7H2O0.2g
葡萄糖1g
尿素10g
琼脂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mL
(1)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细菌合成的
 
将尿素分解为
 
,pH升高,使指示剂变为
 
色.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
 
 
接种,获得
 
菌落后继续筛选.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处理后,才能倒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良好的实验材料.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已知基因A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豌豆素.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分别与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得到F1,Fl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
组别亲本组合F表现F表现
能产生豌豆素不能产生豌豆素能产生豌豆素不能产生豌豆素
突变品系1×野生型0121145451
突变品系2×野生型89024281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010090392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野生型、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为
 
 
 

(2)第Ⅲ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3)请解释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在无法产生豌豆素的遗传机制上的不同
 

(4)为鉴别表中第Ⅱ组F2中有豌豆索豌豆的基因型,研究人员利用该豌豆自交,并进行了相关统计,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①若后代
 
,则其基因型为
 
;②若后代
 
,则其基因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水稻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在三碳酸转变为三碳糖的过程中,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2)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
 
结合而被固定,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为
 

(3)据图分析,光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光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是光合作用的
 
阶段.
(4)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
 
;该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
 
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