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11春•宿州校级期末)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 )

A.脱氧核糖和鸟嘌呤 B.核糖和尿嘧啶

C.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D.核糖和胸腺嘧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设一个双链都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酶、能量和模板
B.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32
C.该过程至少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1.26×105
D.若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下段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陕西校级二模)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辽宁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市中区校级自主招生)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证明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

A.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

B.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深

C.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浅

D.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辽宁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春•丹东校级期末)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B.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C.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辽宁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春•丹东校级期末)细胞核中易被龙胆紫溶液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①淀粉 ②蛋白质 ③脂肪

④DNA ⑤无机盐 ⑥水.

A.②④ B.③④ C.①⑤ D.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辽宁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秋•衡水校级期末)细菌与病毒的最明显区别是( )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细胞结构 D.有无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呼伦贝尔校级期末)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B超检查和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D、d表示该对等位基因).现有两位孕妇甲与乙,甲正常但丈夫为该病患者,乙为该病患者但其父亲和丈夫都正常.
(1)医生对甲、乙进行遗传咨询后,对甲提出如下防治对策和建议:从母体羊水中取脱落的胎儿细胞,通过检验性染色体全部确定胎儿性别,因为如果胎儿为女性则全部发病,胎儿为男性则正常;对乙提出如下防治对策和建议: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DNA作探针,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其原理是DNA分子杂交.因为理论上,乙的后代有($\frac{1}{2}$概率)患病.
(2)现对乙孕妇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用同位素标记的探针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探针称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探针称为D探针.先采用PCR方法扩增该对等位基因,然后将PCR产物吸附在一种膜上形成斑点,每次做相同的两份膜,分别用D探针和d探针杂交,可以观察到如下结果:

根据杂交结果,判断个体2和3的性别分别为男性、女性,他们能(能/不能)继续孕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