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
D.艾弗里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十一中特优班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结构模式如右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的场所依次是③②①
B.光补偿点下,叶绿体吸收光的能量大于①②③产生ATP中的总能量
C.适宜光照和温度下,③处生成的C02可扩散至④处被利用
D.光照下还原氢、ATP、02从⑤向④处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小岛上的部分昆虫原种,通过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演化成昆虫新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昆虫原种发生进化的过程中,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昆虫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C.隔离是昆虫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昆虫原种和昆虫新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遗传病是由于编码某种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了三个碱基对。该遗传病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育能力。对该遗传病进行调查,发病率为1/250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发病率的调查要选择足够多的患者进行调查
C.若随机婚配该地区有99/2500的人其体内细胞有致病基因
D.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降低该遗传病的发病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而一个卵原细胞则形成1个子细胞
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
C.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能够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同种生物一群个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基因型 | D、H同时存在 (D H 型) | D存在、H不存在 (D hh型) | H存在、D不存在 (ddH 型) | D和H都不存在 (ddhh型) |
花纹颜色 | 野生型(黑色、橘红色同时存在) | 橘红色 | 黑色 | 白色 |
现存在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野生型×白色→F1: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
乙:橘红色×橘红色→F1:橘红色,白色
丙:黑色×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 阶段,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是 。
(2)让乙组后代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另一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 。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条,那么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条。
(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最大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宜春一中高三7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家系中有甲(相关基因为A、a)和乙(相关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
B.Ⅱ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
C.Ⅲ6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1
D.若Ⅲ3与Ⅲ7结婚,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是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