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细胞A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起作用;细胞B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B、移植器官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与①②⑥⑦有关
C、HIV通过攻击细胞C,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失引发艾滋病
D、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会发生⑦或⑧的过程,进而产生G或E,发挥特定的免疫效应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
分析:由图可知,A是吞噬细胞,B是T细胞,C是B细胞,D是记忆B细胞,E是浆细胞,F是记忆T细胞,G是效应T细胞.
⑨过程表示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⑩过程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解答: 解:A、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和抗体的结合物.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识别和呈递抗原,A正确;
B、移植的器官发生排斥反应与细胞免疫有关,B正确;
C,HIV通过攻击细胞B(T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失引发,C错误;
D、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会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使得第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个四肽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
A、四个肽键B、四条肽链
C、四个氨基D、四个侧链基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用显微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
①目镜10×②目镜16×③物镜10×④物镜40×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设有关性状独立遗传,对一只白色长毛雄性观赏犬进行血缘调查发现,该犬来自一对黄白色长毛双亲,且它们产下的与该观赏犬同一窝的小犬中,有长毛和短毛,有白色和黄白色,有雄性和雌性.该白色长毛雄性观赏犬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  )
A、
1
3
B、
1
16
C、
1
9
D、
1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
(1)由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选填“>”、“<”或“=”)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时人体感觉到冷,随即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升至正常.与该过程相关的激素主要有
 

(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点S将
 
(选填“左移”或“右移”)
(3)人体初次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随即启动,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能够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抵抗,但大多数病毒进入血液,必须依靠
 
细胞产生
 
清除血液中的病毒,另有
 
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使之裂解.
(4)日常生活中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流感,但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原因是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容易产生变异.
(5)免疫应答中的吞噬细胞与被感染细胞相比,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较发达,这是由于吞噬细胞需要
 
(多选).
A.表达细胞表面受体  B.产生更多的细胞内水解酶  C.合成大量ATP D.合成更多蛋白质分泌到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
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
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纯种玉米杂交,得到F1在生产上种植且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若种植F2产量会下降,其原因是(  )
A、F2生命力下降
B、F2出现性状分离
C、F2染色体变异
D、F2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胰岛素浓度也偏高.出现这种生理缺陷的原因科学家认为有两种:第一,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刺激反应不敏感.第二,胰岛细胞对血糖浓度变化反应不敏感.现以过度肥胖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阿司匹林对矫正肥胖大鼠生理缺陷是否有作用,进行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过度肥胖大鼠40只、阿司匹林药剂、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注射器等.
实验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能否矫正第一种原因引起的生理缺陷
(1)请完善实验步骤:
①设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10只过度肥胖大鼠为一组.
②给处理组大鼠注射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药剂,对照组大鼠注射
 
,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3周.
③给4组大鼠都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然后每隔30分钟测定大鼠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共测定5次,得到结果如图甲.

(2)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大鼠的体重不尽相同,则每只大鼠的阿司匹林药剂注射剂量应按照
 
公式计算.
②实验过程中每次要测定
 
只大鼠的血糖浓度.
③实验开始前(0分钟时)测定大鼠的血糖浓度,其作用是
 

④在绘制上述曲线之前,要对每次测得的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⑤从结果分析得知,阿司匹林
 

⑥若给健康大鼠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则大鼠的血糖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会随血液中胰岛素含量的变化而变化,请在如图乙坐标图中画出曲线表示两者的大致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真核生物中,与DNA分子复制过程没有直接关系的物质是(  )
A、DNA聚合酶
B、DNA解旋酶
C、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游离的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