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分子由2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 |
B. | DNA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 | |
C. |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 |
D. |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即A与A配对,C与 C配对,T与T配对,G与G配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方的多于来自父方的 | |
B. |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
C. |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染色体 | |
D. | 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母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可能是①的单倍体 | |
B. | ③、④一定是单倍体 | |
C. | ①、③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多倍体 | |
D. | 对于A、b基因来说,③、⑤一定是纯合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贵州兴义第八中学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膏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是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且受地域性种植影响较大。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实线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青蒿素合成的中间产物FPP(如图虚线框内所示)。请回答问题: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完成过程①需要 酶催化,完成过程②需要的物质有 、 、
(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设计培育能生产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 胞中导入 、 等基因。
(3)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 ,为提高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的产量,请提出一个合理的思路 。
(4)利用酵母细胞生产青蒿素与从植物体内直接提取相比较,明显的优势有 、 、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贵州兴义第八中学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列在高中生物钟“一定”或“不一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使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糖一定是还原糖,能使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物质不一定是蛋白质
B、遗传病患者一定含致病基因,致病基因不一定遗传给子代
C、其他条件都适宜时,叶肉细胞有光照时一定进行光合作用,有CO2时却不一定进行光合作用
D、正常生物体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不存在等位基因,一个单倍体基因组的DNA中不一定有等位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一上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蛋白质分子由2条肽链组成,共657个氨基酸(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 个,游离的羧基 个.
(2)该蛋白质分子中,共有 个肽键;在该蛋白质分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
(3)假设该蛋白质分子中的一条肽链为178肽,其分子式为CxHyNzOwS(z>178,w>179),并且是由下列五种氨基酸组成的:
那么将该178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 个赖氨酸, 个天冬氨酸(结果可含分子式中未知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 |
B. | 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
C. | 探究某化合物A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应保持不变 | |
D. | 探究小麦种子在开始萌发的7天中淀粉酶的活性变化,自变量是时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