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①是死细胞;②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③大量吸水; ④大量失水死亡.(  )
A.①②④B.①②C.②③D.②④

分析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有大液泡、生活状态的细胞、膜内外有浓度差.植物细胞在KNO3一类溶液中发生的特殊现象,原因是一段时间后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使细胞内浓度逐渐高于外界浓度,导致细胞重吸水恢复原状.

解答 解:①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不能发生渗透作用,也就没有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①正确;
②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在浓度大于细胞液的硝酸钾溶液中,由于渗透作用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又由于植物细胞主动吸收溶液中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最终导致细胞液浓度大于硝酸钾溶液,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又会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②正确;
③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KNO3)溶液中,细胞应该失水,发生质壁分离,③错误; 
④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则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质壁分离,④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条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生物的物质基础和结构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黑藻、念珠藻、颤藻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C.tRNA、抗体、限制酶、载体的作用都具有特异性
D.C、H、O、N、P是质粒、核糖体、ATP、细胞膜共有的化学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丁酸梭菌,又名酪酸梭菌,是存在于人和禽畜肠道中的一种厌氧细菌,能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并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可用作禽畜饲料添加剂.某科研人员从断奶仔猪的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培养丁酸梭菌,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配制丁酸梭菌增殖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如表中所示.
成分酵母膏牛肉膏胰蛋白胨葡萄糖可溶性
淀粉
氯化钠三水合
乙酸钠
半胱氨酸 盐酸盐蒸馏水
含量3g10g10g5g1g5g3g0.15g1000mL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培养基中的主要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若要制备固体培养基,除上述成分外,还需加入的成分是琼脂.为了保证无菌操作,调节pH后应对培养基进行处理,常采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2)除了保证无菌操作外,培养丁酸梭菌时还需要提供无氧环境,于37℃下培养36h左右.
(3)为统计丁酸梭菌的数目,将分离得到的一个丁酸梭菌菌落置于1L无菌水中,搅拌均匀后,取0.1mL上述液体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一个培养皿上,重复操作,共制成三个带菌培养皿,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三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分别是236、227、242,则该菌落中丁酸梭菌的数目大致为2.35×l06个.
(4)用上述方法测得的丁酸梭菌的数量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菌落中实际丁酸梭菌的数量,可能的原因是两个或多个丁酸梭菌连在一起时形成一个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内DNA在复制时偶然出现碱基配对错误而导致基因突变
B.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物质能改变DNA的结构而导致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是等位基因,因此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无关,因此不同种群发生的基因突变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重组并非只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突变和基因重组均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长期使用杀虫剂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进而使害虫产生较强的抗药性
D.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基因库的明显差异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叶肉细胞内ATP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生物界的共性
B.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以为Mg2+进入叶肉细胞直接提供能量
C.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逆转录的原料
D.葡萄糖分子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产生大量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如图中,甲图所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乙图表示a激素信息传递的一种机制.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甲图所示,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a激素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方面是通过⑥⑦⑧过程,促进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促进糖原的合成、促进非糖物质转化;另一方面是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2)在维持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a激素与b激素的作用关系表现为相互拮抗.b激素主要的靶细胞是肝细胞.
(3)Ⅱ型糖尿病人的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据乙图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Ⅱ型糖尿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不能识别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月考理科综合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_____ _、_____ _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_;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_________。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_______。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_______。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石家庄第二中学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A表示)经 Mst I限制酶切割后可得到长度为1.15kb 和 0.2kb的两个片段(其中0.2kb的片段通常无法检测到) ,异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 βS表示)由于突变恰好在Mst I 限制酶切割点上,因而失去了该酶切位点,经Mst I限制酶处理后只能形成一个1.35kb的DNA片段,如图1:现用Mst I限制酶对编号为1、2、3的三分样品进行处理,并进行DNA电泳,结果如图2,则1、2、3号样品的基因型分别是(以βA、 βS表示相关的基因) ( )

A.βSβS、βAβS、βAβA

B.βAβA、βAβS、βsβs

C.βAβS、βSβS、βAβA

D.βAβS、βAβA、βsβ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