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B.不要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实验失败
C.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有助于研磨充分
D.滤纸条上的色素从上至下的顺序是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

分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解答 解:A、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A正确;
B、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将得不到清晰的色素带,B正确;
C、二氧化硅能破坏细胞结构,所以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C正确;
D、滤纸条上的色素从上至下的顺序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和结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相关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同位素32P标记的一组中,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

D.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动物的体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经检验一滴精液里有220个DNA分子(均为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这滴精液中的,精子来源于多少个初级精母细胞(  )
A.11个B.22个C.55个D.88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是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高温消毒的原理是破坏了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和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酒,同学乙用B装置,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无核膜.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处理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兼性厌氧型、需氧型.
(2)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防止污染.
(3)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4)制作过程中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即可完成.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利用选择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如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从细菌和酵母菌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酵母菌.
(5)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图3表示染色体、染色体单体、DNA的数量变化,图4表示生物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染色体复制),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对图2乙细胞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4)如果图3中由Ⅰ到Ⅱ完成了图1中的AB段的变化,则a、b、c表示染色体的是a,图3中哪些时期所对应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Ⅲ、Ⅳ (填编号).
(5)图4中,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期,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时,染色体复制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B.分裂中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
C.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单体数目也加倍
D.分裂末期时,细胞中央出现赤道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的模型,图4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蔗糖酶的催化速率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3模型能解释酶的专一性,其中a代表蔗糖酶

B.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C.若将酶量增加一倍,g点保持不变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蔗糖酶是否完成对蔗糖的催化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细胞代谢的相关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在基质和线粒体.
当光照强度为600lx时,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总量为23umol/(m2s),当光照强度大于(填大于、小于、等于)200lx时,细胞会表现出乙图细胞的生理状态.
(2)图丙表示某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图丙a、b、c、d四种浓度中,最适合该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c;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5倍.
(3)若将小麦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03.753.503.
00
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
若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则该小麦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0;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能,为什么?因为12h光照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12h黑暗中消耗的有机物多.
(4)图丁中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填<、=、>)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从周围吸收2单位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