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答案】 b 偏高 垂直 (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 A B 20% 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
【解析】试题分析:(1)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的种群数量应保持在K/2的位置,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点),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如果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会导致第二次捕获动物中的标记个体数量偏小,由于计算中第二次捕获动物中的标记个体数量作为分母,因此计算数值比实际值偏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种分层现象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原本没有生物,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属于群落的演替;(3)图乙中,A、D、C均指向B,说明B为分解者,A是第一营养级(生产者),D是第二营养级,C是第三营养级。所以A和B在碳循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7.5=20%;(4)任何生态系统都有自我调节能力,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Ⅰ﹣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Ⅳ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Ⅰ、Ⅳ
B.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
C.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
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坏死,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甲所固定的能量是乙、丙的能量之和
B.若丙增加1kg,则需要消耗甲41.6kg
C.乙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丙的个体数量
D.乙的数量越多,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中每时每刻进行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
B.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C.过氧化氢酶能够供给过氧化氢能量,从而降低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D.科学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同一种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物质B的名称叫______________,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B的种类是________种。
(2)图1中物质D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碱基和__________________。
(3)可利用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D和E在细胞中的分布,物质E能被______染色。
(4)图2中所示物质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各项中正确的是( )
A.某人由于花粉过敏,会引起2的通透性增加,C液增加
B.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C中
C.2处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3处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
D.1处的氧气浓度高于C处,C处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A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
A. 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B. 如果母亲患病,外祖父一定患此病
C. 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D. 如果外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