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从裸露的岩石上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群落演替顺序正确的是( )
A.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
C.草本阶段→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D.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将水生植物黑藻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高浓度C02下(5000μLCO2·L-1),乙组置于自然空气C02浓度(330μLCO2·L-1)下,都在温度和光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10天,然后把甲、乙两组都放在自然空气CO2浓度和保持相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测定两组黑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为lOOμmolm-2s-1时,甲组有气泡释放,而乙组无气泡释放,甲组气泡中的气体是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证明,水生植物黑藻经高C02浓度处理后光合速率降低,并未影响呼吸速率,从图分析未影响呼吸速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得出,高浓度C02影响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02固定过程,则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1时甲组叶肉细胞C3的含量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乙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叶绿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B. 叶绿体膜由双层膜组成
C. 暗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 类囊体薄膜上具有叶绿素和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不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的是( )
A. 体外培养细胞最多分裂50次左右B. 细胞自我更新
C. 外界原因导致代谢中断而死亡D. 清除被感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甲图可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ATP的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②乙图可表示温室中一天内CO2浓度的变化
③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呼吸时O2浓度和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ATP产生量最大
④丁图可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B. 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C. 无氧呼吸只在环境中无氧时进行
D. 二氧化碳只在有氧呼吸中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D、d;R、r)控制。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基因数时,R基因的表达会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图甲表示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图乙表小粉红花突变体①、粉红花突变体②、粉红花突变体③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
(1)图甲体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___________有关。
(3)基因型为bbDDr和bbDDR的突变体自交所形成的受精卵中都约有1/4不能发育,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确定bb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种突变体,设计实验如下。
假设:图乙所示的染色体上不携带B与b、D与d基因,实验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让该突变体植株与基因型为bb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预测结果:
Ⅰ.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①类型;
Ⅱ.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②类型;
Ⅲ.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③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对此种干细胞进行培养后能得到多种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所示过程中不发生DNA分子的复制
B. 图中各种不同细胞的RNA和蛋白质完全不同
C. 各种细胞功能的不同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结构
D. 分化后的细胞中某些细胞器的数量会有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