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rac{2}{16}$ | B. | $\frac{4}{16}$ | C. | $\frac{12}{16}$ | D. | $\frac{14}{16}$ |
分析 在计算该类题型时,可以首先拆分为两对基因,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F2自与亲本相同的基因型的概率,然后再求出与双亲都不同的概率.
解答 解:根据题意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AABB×aabb)得到F1(AaBb),其自交得到F2,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基因逐对考虑:
1、与亲本AABB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frac{1}{4}×\frac{1}{4}=\frac{1}{16}$;
2、与亲本aabb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frac{1}{4}×\frac{1}{4}=\frac{1}{16}$;
所以F2中基因型与双亲都不同的概率为1-$\frac{1}{16}$-$\frac{1}{16}$=$\frac{14}{16}$.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考生要能够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能够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答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难度适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 |
B. |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 |
C. | 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 |
D. |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 |
B. |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桶内的彩球模拟的是F1产生的两种配子 | |
C. | 病毒和原核生物的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真核生物的遗传也未必符合 | |
D. | 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酶1可使磷酸二酯键断裂,酶2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 |
B. | a链和b链的方向相反,a链与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 |
C. | 该图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DNA | |
D. | c链和d链中(G+C)所占比例相等,(G+C)所占比例越高DNA的热稳定性越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 |
B. | 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 | |
C. | 基因工程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 |
D. | 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属于人工诱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膜内外电位都会发生变化 | |
B. | Cl-进入突触后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
C. | 甘氨酸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 | |
D. | 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会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 |
B. | 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 |
C. | 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 | |
D. | 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个神经元具有一个突触 | |
B. |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 |
C. | 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 |
D. | 在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联会阶段的初级精(卵)母细胞 | B. | 四分体阶段的初级精(卵)母细胞 | ||
C. | 后期的初级精(卵)母细胞 | D. | 后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