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隔离能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 |
C、自然选择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
D、种群基因频率变化并不意味着新物种形成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细胞膜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减少 |
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
C、核孔是离子、水分子等的运输通道 |
D、人的衰老细胞萎缩,体积较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必须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露出的黏性末端可以不相同 |
B、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再转入水稻细胞中 |
C、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不是单倍体 |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具有缺陷的体细胞进行全面修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剧烈运动--促胰液素 |
B、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 |
C、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 |
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测试期间大鼠传入神经放电频率的变化说明动物能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
B、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表示大鼠的正常体温.该实验在皮肤冷却处理的过程中,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减小 |
C、大鼠受到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导致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 |
D、测试实验中,若在突触间隙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则该药物最可能是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 |
B、利用DNA探针检测饮用水中有无病毒 |
C、培育工程菌使之能产生胰岛素 |
D、将C4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移入C3植物细胞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