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根据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婴儿被多次刺破手指后会通过新突触的建立而形成刺痛的长期记忆.
(2)取指血化验时,虽然感到疼痛但并没有缩手,是因为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对缩手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进行了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有人看见鲜血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出现目眩、心悸,该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3)手术时,注射的麻醉剂能阻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导致化学信号到电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4)伤口感染时首先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抵御病原体攻击.未被清除的病原体侵入细胞后,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

分析 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解答 解:(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其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经过多次刺激以后,可以通过新突触的建立形成长期记忆.
(2)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活动收到大脑皮层的控制,说明神经系统的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的机制;有人会看见抽出的鲜血而导致肾上腺素增加,出现目眩心悸.调节该生理活动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经过神经递质,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麻醉剂能阻断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导致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化受阻.
(4)病原体侵入人体之前首先经过非特异性免疫的抵御,未被清除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内后,刺激T细胞形成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
故答案为:
(1)反射弧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新突触
(2)大脑皮层    分级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3)化学信号到电
(4)非特异性      效应T细胞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作物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感病(R)对抗病(r)为显性.Aa和Rr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今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感病纯种,人们希望在最少的世代内培育出矮秆抗病新类型.
(1)应采取的简便方法是杂交育种.
(2)育种的步骤是
①让亲本高秆抗病和矮秆感病杂交收获子一代种子;
②种下子一代种子让子一代自交收获子二代种子;
③种下子二代种子在子二代中选出矮秆抗病的植株,(其上所结种子为所需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做出假说的核心内容是“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同”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了“演绎推理”的过程
C.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侧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说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所示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过程图解,图中4、5表示两种功能不同的酶.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玉米的叶肉细胞,则能够进行该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2)在[4]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以其中的甲链作为信息模板,以[3]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出[2]信使RNA.
(3)通过转录,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被准确地转移到信使RNA中.
(4)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的产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在一起直接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神经递质和激素都被称为信号分子,它们的共性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C.都是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D.在发挥作用后仍保持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兴奋产生和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传出神经,不能引起传入神经的兴奋
B.兴奋在反射弧内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C.神经递质和其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神经递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为探究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方向,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在上端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如图1),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中有了生长素(如图2).有关该实验的设计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端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
B.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
C.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既有极性运输也有非极性运输
D.该实验的最佳对照是将图1中胚芽鞘上下端琼脂块交换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除细胞分裂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
(2)将甲、乙、丙三株生理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处理,甲:摘除顶芽;乙:保留顶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浸泡;丙:保留顶芽,不做处理.每隔两天测量侧芽长度.如图示研究小组记录的甲、乙、丙侧芽的长度(单位:mm).请为此项探究拟订一课题名称.此实验结论是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以抵消顶端优势.
(3)科研人员在研究细胞分裂素类似物(6-BA)对苦马豆幼苗耐盐特性的影响时,将苦马豆幼苗进行分组,实验操作及其结果如表:
分组12345678
处理培养液中NaCl(mmol)080160240320400480560
A组每天喷洒清水
B组每天喷洒6-BA溶液
结果生长速率(cm/d)A组0.320.160.380.410.270.260.230.14
0.600.490.710.420.440.450.350.37
叶片细胞中脯氨酸含量(相对值)B组72180165175232295590321
1937578291209281215182
①实验中,对苦马豆幼苗共划分为16组,每组幼苗为60株.自变量是培养液中NaCl浓度和是否喷洒6-BA;实验中需要定期测量苦马豆幼苗长度和细胞中脯氨酸含量;结果显示,实验组(B)的生长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A),这说明6-BA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②实验研究发现,在高盐浓度下存活下来的A组植物细胞渗透压明显升高,细胞中脯氨酸含量变化最显著,由此推测两者的关系很可能是细胞中脯氨酸含量的提高引起细胞渗透压的提高.B组植物在高盐浓度下脯氨酸含量小于(“大于”或“小于”或“等于”)A组,可推断6-BA可以使植物不依赖脯氨酸浓度提高而提高抗盐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B.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将升高
C.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不需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