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目的 步骤 | 探究牛奶中有无还原糖 | 探究牛奶中有无蛋白质 | ||||
第一步: 准备试管 | A | B | C | D | E | F |
第二步 | 2mL 牛奶 | 2mL 蒸馏水 | 2mL 葡萄糖 样液 | 2mL 牛奶 | 2mL 蒸馏水 | 2mL a 样液 |
第三步 | 2mL 斐林 试剂 | 2mL 斐林 试剂 | 2mL 斐林 试剂 | 2mL 双缩脲试 剂A液 | b | 2mL 双缩脲试 剂A液 |
第四步 | c | 水浴 加热 | 水浴 加热 | d | 3~4滴 双缩脲试 剂B液 | 3~4滴 双缩脲试 剂B液 |
结果 | ? | ? |
分析 实验应遵循对照和单一变量原则,斐林试剂需要混合后使用并且需要水浴加热,与还原性糖生成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需要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硫酸铜,与蛋白质生成紫色.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解答 解:(1)设计实验应遵循对照和单一变量原则,鉴定还原性糖时,斐林试剂需要混合后使用,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需要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硫酸铜,同时需要与葡萄糖和蛋白质作对照.
(2)试管A与B、C形成对照,对照组为B、C试管,目的是使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证明牛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3)当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牛奶中有还原性糖,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性糖,同理D试管出现紫色则有蛋白质,无紫色说明无蛋白质.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mL NaOH溶液 沸水浴加热 3~4滴CuSO4溶液
(2)B、C试管 BC 通过对照探究奶粉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3)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奶粉中含有还原糖,否则无还原糖
若出现紫色,证明奶粉中含有蛋白质,否则无蛋白质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沙漠地区的活植物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 |
B. | 脱氧核糖分子中不含氧元素,是RNA的组成成分 | |
C. | 不同生物体的DNA和RNA的序列是不同的 | |
D. | 乳糖和糖元是动物体内重要的二糖和多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泌蛋白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 | B. |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
C. | 核糖体含C、H、O、N、P元素 | D. | 一条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相互结合 | |
B. | 蛋白质中的C元素主要存在羧基中 | |
C. | 牛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构成二条肽链,该分子中肽键数量为50个 | |
D. | 蛋白质高温会失去活性,但是肽键的数量可能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生物群落 | 种1 | 种2 | 种3 | 种4 | 种5 | 种6 | 种7 | 种8 | 种9 | 种10 |
A | 0 | 900 | 40 | 0 | 0 | 30 | 20 | 0 | 0 | 0 |
B | 0 | 220 | 240 | 200 | 210 | 100 | 10 | 20 | 0 | 0 |
C | 700 | 200 | 50 | 50 | 0 | 0 | 0 | 0 | 0 | 0 |
D | 560 | 350 | 40 | 0 | 0 | 0 | 0 | 0 | 0 | 0 |
E | 5 | 5 | 1 | 2 | 3 | 4 | 30 | 50 | 800 | 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在人体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
A.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血浆蛋白
B.氨基酸、血红蛋白、二氧化碳、钠离子
C.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据此推断( )
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是收养的
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几率为1/4
C.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D.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