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含量加倍
B.在分裂前期,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
D.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

分析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间期相同点染色体复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
前期相同点核仁、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不同点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中期相同点染色体的着丝点,连在两极的纺锤丝上,位于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
后期相同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染色单体为0,染色体加倍
末期不同点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相同点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解答 解:A、动植物细胞在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含量都加倍,A正确;
B、高等植物细胞在分裂前期,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在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
C、动植物细胞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且都含染色单体,C正确;
D、动植物细胞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都分裂成两个,且染色体数目都加倍,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植物的质壁分离过程中,与细胞壁分离的部分是(  )
A.细胞核B.原生质层C.细胞壁D.液泡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排卵后,同种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是胚胎能够移入受体的生理基础
B.早期胚胎形成后,未与母体子宫建立联系,而是处于游离状态,这是胚胎收集的生理基础
C.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是胚胎在受体内能够存活的生理基础
D.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组织和遗传上的联系,这是供体胚胎正常发育的生理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为了探究某植物幼苗向光生长是上述何种原因引起,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下列结果及判断正确的是(  )
①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②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③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相等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④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相等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过程需要消耗ATP的是(  )
A.水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线粒体中[H]与O2结合生成水
C.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D.线粒体中丙酮酸和水分解为CO2和[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将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让其自由传粉.植株上aa遗传因子组成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
A.$\frac{1}{6}$B.$\frac{1}{9}$C.$\frac{1}{4}$D.$\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一个DNA经过4次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其中含最初DNA链的DNA分子有(  )
A.2个B.4个C.8个D.1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下面的家族系谱图中,1号的祖父不携带致病基因.若个体1号与2号婚配,其子女中携带者的概率是(  )
A.$\frac{1}{4}$B.$\frac{1}{8}$C.$\frac{1}{9}$D.$\frac{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成熟的果实不易保鲜、不耐贮藏.因此香蕉一般在未成熟时采摘,此时果皮青绿、果肉硬实、甜度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淀粉逐渐转变成还原糖,果肉逐渐变软、甜度增加,果实逐渐成熟.

(1)检测香蕉中的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观察此实验结果中的砖红色的深浅可以推测香蕉的成熟程度.
(2)下图是采摘后的香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和乙烯(C2H4)含量的变化.
①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是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②采摘后的香蕉,其细胞呼吸速率在第8-9天达到最大.
(3)根据上图推测,乙烯通过促进果实的细胞呼吸促进香蕉果实的成熟.
(4)有人要验证上述推测,利用一种乙烯抑制剂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将采摘后的香蕉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需要在采摘后的第7天之前用乙烯抑制剂进行熏蒸处理,对照组不作处理.
②检测两组香蕉的CO2释放量,如果实验组的CO2释放高峰推迟或不出现,则支持上述推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