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

(1)在实验中,某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板进行计数,并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
①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
②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③应连续七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
(2)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灭菌处理.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
(4)如果观察到如图所示a、b、c、d、e 5个大格共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酵母菌2.4×108个;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多次计数,求平均值.

分析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酵母菌数量的计算公式为:每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量×400÷(0.1mm3×10-3)×稀释的倍数.并且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相关注意点,如:取样时要先振荡摇匀、酵母菌浓度过高时要加水稀释、计数时只数上边线和左边线的菌体数等.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1)根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步骤,该同学实验操作中有3处错误,纠正如下:
①应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
②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③应连续七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
(2)为了避免杂菌污染,实验中所用吸管、计数板等器具需进行灭菌处理.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就需要对培养液进行适当的梯度稀释.
(4)根据题意可知,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整个计数室酵母菌数量=48÷80×400=240个,并且酵母菌样品稀释了100,因此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240÷(0.1mm3×10-3)×100=2.4×108个.为避免偶然误差,需要多次计数,求平均值.
故答案为:
(1)①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
②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③应连续七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
(2)灭菌 
(3)适当稀释
(4)2.4×108 多次计数,求平均值

点评 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和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前后知识进行贯通和联系,综合进行分析问题;锻炼考生图文转换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实验流程中,错误的是(  )
A.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B.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C.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素
D.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过程进行时,精子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
B.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C.卵细胞膜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下列选项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B.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稳定遗传的纯合子
D.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果蝇种群中翅型有3种:长翅、小翅和残翅,该性状由A与a、H与h两对基因共同决定:基因A、H同时存在个体表现为长翅,基因A、H均不存在则表现为残翅,其余均为小翅.某果蝇的相关基因在染色 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分析回答:
(1)该果蝇的一个基因组中含有5条染色体,若该果蝇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YY的次级精母细胞,则产生该细胞的原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基因重组).
(2)现选择基因型纯合的长翅雌性个体和残翅雄性个体杂交,F1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在F2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小翅:残翅=3: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机体局部发炎时,由发炎部位细胞发出信号,使该处的毛细血管壁细胞表达其膜上的P选择蛋白(一种跨膜蛋白),血浆中的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粘附并移出血管(如图1中的①②③),最后进入感染部位的组织中,吞噬病原体.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白细胞或毛细血管壁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相对含量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表面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是糖蛋白和糖脂(P选择蛋白).
(2)在毛细血管壁细胞中,合成P选择蛋白的细胞器是丙(填图2中“甲”或“乙”或“丙”).P选择蛋白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n+m.
(3)①②③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4)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需要消耗ATP,图2的甲、乙、丙中能产生ATP的是甲.腺苷酸激酶存在于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结果产生②(填序号).
①一分子AMP和一分子ADP            ②两分子ADP
③一分子ATP和一分子ADP            ④一分子ADP
(5)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该过程对于维持多细胞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因素的干扰起着关键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a、b、c过程表示减数分裂
C.b过程结束后细胞核中DNA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D.d过程可能发生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面是制备丁香油的流程图,据图相关叙说错误的是(  )
A.提取丁香油步骤中丁香花:清水=1:4
B.过程①中加入NaCl的作用是增大盐的浓度,使溶液出现明显的分层
C.过程②中加入无水Na2SO4的目的是吸水,再在过滤过程中除去固体得到丁香油
D.丁香油具有特殊的香味和较强的挥发性并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西桂林市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白∶红∶粉,3∶10∶3

B.白∶红∶粉,9∶4∶3

C.白∶红∶粉,4∶9∶3

D.白∶红∶粉,6∶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