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号 | 1 | 2 | 3 | 4 |
蒸馏水 | 1.4 | 1.4 | 1.4 | A |
pH7.5的缓冲液 | 0.2 | 0.2 | 0.2 | 0.2 |
纤维素悬浮液 | 0.3 | 0.3 | B | 0.3 |
微生物A提取液 | 0.1 | |||
微生物B提取液 | C | |||
微生物C提取液 | 0.1 |
试管号 | 1 | 2 | 3 |
添加提取液 | 微生物A提取物 | 微生物B提取物 | 微生物C提取物 |
颜色深浅程度 | + | +++ | ++ |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和实验设计原则.
1、温度、pH影响酶的活性.在最适温度(pH)下,酶的活性最高;当温度(pH)低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pH)高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减弱.
2、不同酶的氨基酸序列不同(不同酶的空间结构不同),酶的活性不同.
3、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
解答 解:【实验步骤】(2)根据实验目的是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因此单一变量是微生物的种类不同,而其他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
【分析讨论】(1)由题意可知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因变量酶促反应生成葡萄糖的速率,因变量的呈现方法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深浅.
(2)不同酶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数目、种类以及空间结构不同,所以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
(3)微生物B的提取液与班氏试剂反应后的颜色最深,说明微生物B中的纤维素酶活力最强,产生的葡萄糖最多.因此微生物B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2)如下表
【分析讨论】
(1)不同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 酶促反应生成葡萄糖的速率(其他合理答案也行) 试管内溶液颜色的深浅
(2)不同酶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数目、种类以及空间结构不同
(3)微生物B
点评 本题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B. | 不能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 |
C. | T2噬菌体在细菌中增殖时,需要利用RNA聚合酶、逆转录酶等 | |
D. |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经离心处理,若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可能原因是培养时间过长或过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次 | B. | 4次 | C. | 5次 | D. | 6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细胞器 | 蛋白质(%) | 脂质(%) | 核酸(%) |
甲 | 67 | 28 | 微量 |
乙 | 59 | 40 | 0 |
丙 | 39 | 0 | 5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西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蝇容易饲养,产生的后代多,适合做遗传学实验材料
B.白眼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
C.果蝇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D.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全部表现为红眼果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