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图1是某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增殖某时期模式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1中含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1个染色体组,如果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F,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f,这种变化发生在图2的1时期.
(2)图2中含有源染色体的时期有1~4和9~13,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受精作用.
(3)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图2中的11时期,那么图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
(4)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期是图2中的3时期.
(5)画图表示图1后一时期的子细胞示意图.(若为第一极体,则均等分裂;若为次级卵母细胞,则不均等分裂).

分析 分析图1:图1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分析图2: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A表示DNA含量变化曲线,B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1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3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4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5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6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7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8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9表示有丝分裂间期;10表示有丝分裂前期;11表示有丝分裂中期;1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13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解答 解:(1)图1中含有8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有2条链,因此该细胞中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该细胞只有含有1个染色体组;结构3和结构4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如果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F,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f,结合染色体的颜色可知其形成原因是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即图中1时期.
(2)有丝分裂过程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1~4、9~13;a点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3)图2中的11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而图3中的时期C对应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图3纵坐标最可能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
(4)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2中的3时期.
(5)图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其后一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如图:(若为第一极体,则均等分裂;若为次级卵母细胞,则不均等分裂).
故答案为:
(1)16   1    1     
(2)1~4   9~13  受精作用  
(3)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
(4)3  
(5)(若为第一极体,则均等分裂;若为次级卵母细胞,则不均等分裂)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1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图2个区段代表的时期、图3纵坐标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l)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NADPH,在叶绿体基质中将CO2转化为C3化合物,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逐渐下降.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   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输出量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未遮光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则支持上述推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逆转录病毒只含有A、T、G、C 4种碱基
B.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
C.病毒可在空气、水、土壤等介质中长期独立生存
D.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因此它属于生命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甲、乙、丙的化学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X、Y表示构成这些化合物的元素(除C、H、O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Y表示N、P元素
B.甲、乙、丙均携带遗传信息
C.单体c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后出现紫色反应
D.丙从细胞质经核孔进入细胞核,与甲共同形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动物细胞中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的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会进入甲分解为CO2和H2O
B.乙可能具有参与细胞膜的形成的功能
C.丙合成的物质遇双缩脲试剂呈蓝色
D.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
A.温度B.DNAC.pHD.渗透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近日,在某些城市的花鸟鱼虫市场发现,每日均有数千只巴西龟被市民买回家当宠物饲养,当市民玩腻了就放生到野外.这种行为会使这些地区(  )
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C.物种多样性增加D.遗传多样性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基因型分别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在其子代中所占的比例为(  )
A.$\frac{1}{8}$B.$\frac{1}{16}$C.$\frac{1}{32}$D.$\frac{1}{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青蛙和小鼠随外界温度变化的耗氧量
B.乙图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C.丙图示意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放射性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则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丁图示意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则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