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烟草中含有的烟碱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的
A.叶绿体B.细胞质基质
C.液泡中D.溶酶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是从下丘脑中分离出的一种神经多肽,新型基因重组的PACAP衍生多肽MPL-2具有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功能。下图为含MPL-2基因的重组质粒构建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MPL-2基因的扩增采用了重叠延伸PCR技术,该技术采用的引物与DNA母链能_______,需要_______酶的催化。
(2)质粒中启动子是__________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的_______过程。
(3)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除图中显示的组成部分外,还应包含____________等部分。SapⅠ和NdeⅠ属于基因工程工具酶中的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于两个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__。
(4)质粒和MPL-2基因都采用SapⅠ和NdeⅠ进行双酶切割,目的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显性。图示一变异品系,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片段(如图所示),该变异不影响A基因功能。发生变异的个体中,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育,但含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现将该个体自交,子代单瓣花与重单瓣花分离比为
A. 1∶1 B. 1∶0 C. 2∶1 D. 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草原上某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动态曲线,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会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一般情况下,田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且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其属于__________(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呈“S”型曲线变化。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
(3)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逐渐走向灭绝,对此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资源,控制其天敌的数量等。
②建立__________,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生殖力和幼崽的存活率。
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_________________,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物种种群的基因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现有半透膜、最适温度为45℃ 的蔗糖酶、最适温度为37℃的唾液淀粉酶及质量分数均为5%的麦芽糖溶液、蔗糖溶液及淀粉溶液等若干。某课题小组成员欲利用上述实验材料及下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步骤 | A端 | B端 |
① | A端加入20 mL质量分数为5%的麦芽糖溶液 | ? |
② | 预设好水浴缸中的温度 | |
③ | A、B两端加入等量适量的某种酶溶液 | |
④ | 预测实验结果: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①中为了使U形管的A、B两端初始液面平齐,B端应该加入_________________,此时半透膜处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渗透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应该控制的温度为____℃,步骤③中的某种酶为_______。
(3)请对步骤④中的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适当时间后若分别取U形管A、B侧的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并且水浴加热,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该结果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 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 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 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
D. 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某科研小组用黄化豌豆幼苗的茎切段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由图2可知,促进黄化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10-7—10-5mol/L之间
B. 图1中,乙烯从M点开始合成,由此可以看出生长素和乙烯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C. 图1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含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图2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由图1可知,当黄化豌豆幼苗茎切段中的乙烯含量增高时,生长素可能会失去生理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是从某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可能取自哺乳动物的睾丸或卵巢
B. 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可能出现基因自由组合
C.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及赤道板
D. 此时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所示为多个神经元之间联系示意图。将一示波器连接在D上,用不同方式同强度电刺激A、B、C产生如图2所示波形。(Ⅰ:单次电刺激A或B; Ⅱ:连续电刺激A;Ⅲ:单次电刺激C)(阈电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请回答:
(1)A、B、C末端膨大的部分叫做___________。
(2)静息电位大小是影响细胞兴奋性强度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的数值是以细胞膜__________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值定义为0mv,当静息电位由-70mv变为-75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___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由此判断C释放的是___________(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
(3)单次电刺激A或B不能在D上记录到动作电位,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个阀下刺激可以在时间上(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刺激)或空间上(即在相邻部位给予多个刺激)可以叠加。通过Ⅱ和Ⅰ对照说明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具有时间总和效应。请用图示1的结构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空间综合效应。(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