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其中A、B代表器官,a、b代表激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B为垂体,b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图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有微量高效的特点,故机体不需要持续产生激素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

分析 图示过程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所以A是下丘脑,B是垂体,丙是甲状腺,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

解答 解:A、图中B为垂体,b为促甲状腺激素,A错误;
B、图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反馈调节的结果,B错误;
C、激素调节有微量高效的特点,作用后灭活,故机体需要持续产生激素,C错误;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解题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蛋白质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含42个氨基酸,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则形成该蛋白质时脱掉的水分子数、该蛋白质的分子量及编码该蛋白质的mRNA的碱基数至少是(  )
A.41、3882、512B.41、3882、126C.40、3900、126D.40、3900、1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图中,甲是某雌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的图解,乙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丙是某雄性动物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解.请根据这三个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2”所示的一个细胞有4条染色单体,“3”所示的一个细胞有0对同源染色体.
(2)甲图中的“2”所示的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3)乙图中的线段B代表甲图中的2初级卵母细胞,乙图中的线段A到线段B的原因是DNA复制.
(4)乙图中的线段C所示的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2:1或1:1,线段D所示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0:n.
(5)丙图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自由组合的染色体是①③和②④或①④和②③(填数字编号,答出一组即可).丙图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其组合可能是ac、bc等(用字母表示,填其中一种答案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中存在冷觉感受器
B.甲表示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
C.乙可以表示肌肉产热增加
D.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时,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准确
B.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可以相互影响
C.运动员跳水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人体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激素-免疫调节网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分别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该图也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C.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A→D→E→B
D.E每增加5kg的体重,至少需要消耗A125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图1表示该稻田生态系统的能力流动图解,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我J/(cm2•a).图2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请回答:

(1)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和稗草等杂草的功能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制造有机物(或为生物群落提供物质和能量).图1中共有两条食物链,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2)鱼塘富营养化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营养元素.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
(3)此稻田中,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用于防治害虫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
(4)调查稻田中稗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或五点取样法),稗草等野生植物对生物抗逆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下面是探究萘乙酸(NAA)对山茶花扦插枝条生根作用最适宜浓度范围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原理:与生长素一样,不同浓度的NAA对扦插枝条的生根作用具有两重性.
实验过程与方法:
(1)取材;取生长状况相近的山茶花枝条,剪成5~7cm,每条芽数相同.
(2)实验:将插条分别用具有蒸馏水和一定浓度梯度NAA溶液处理8~12h(如图甲),再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置于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3)建模: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乙

结果分析与评价:
(1)图甲所示实验方案的一处明显不足是每组实验中只使用了一根插条.
(2)从图乙可以看出,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是400(填图中数值)mg•L-1
(3)据图乙分析,NAA浓度为600mg•L-1时对插条的作用为促进(促进或抑制);图乙实验结果可描述为在NAA浓度为0-400mg•L-1范围内,随着NAA浓度升高,插条生根数目逐渐增多;超过400mg•L-1,则随着NAA浓度的升高,插条生根数目逐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根据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A中cj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B图所对应的细胞分裂时期是A图中bc段或gh段
C.cd段细胞分裂后期,该时期着丝点断裂导致染色体和DNA都加倍
D.图B所示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的比值是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