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若x为跨膜运输的方式,则a-d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动输,胞吞胞吐 | |
B. | 若x为含有N元素的几种有机化合物,则a-d为蛋白质,核酸、胆固醇、磷脂 | |
C. | 若x为蛋白质类激素,则a-d为乙酷胆碱、抗利尿激素、胰岛素、胆固醇、促甲状腺激素 | |
D. | 若x为群落的特征,则a-d为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 |
分析 1、物质跨膜运输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动运输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而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2、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解答 解:A、物质跨膜运输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胞吐胞吐不属于跨膜运输的方式,A错误;
B、胆固醇的元素组成为C、H、O,不含有N元素,B错误;
C、乙酰胆碱不属于蛋白质,胆固醇属于脂质,C错误;
D、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都属于群落的特征,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激素的本质、群落的结构特征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寒冷或炎热环境下下丘脑都会兴奋 | |
B. |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体液调节来实现 | |
C. | 人的体表温度和体内温度相同 | |
D. | 感受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酸可分为DNA与RNA两种 | |
B. | 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
C. | DNA是细胞中行使遗传功能的大分子物质 | |
D. | 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构成的大分子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收缩 | B. | 从平原到高原,呼吸频率加快 | ||
C. | 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 | D. | 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以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 | |
B. | 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 | |
C. |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 |
D. | 根据细胞中是否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
代表元素,I、II、III、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 ,I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 _。
(2)图中Z是 ,使用____染色剂对II、III染色,可使Ⅲ呈现 色。
(3)Ⅳ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多样性根本上是由 (填字母或罗马数字)决定的。
(4)由小分子物质X、Y、Z、P生成大分子物质I、II、Ⅲ、Ⅳ的过程中,有一共同的生成物是 。
(5)相同质量的V氧化分解供能时释放的能量远远多于I,原因是V中 含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五种结构广泛地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内
B.②和④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C.观察活细胞中的④不需染色,观察②常用甲基绿染色
D.①与③间的相互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人的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②① D.③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上第一次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 F1,再将此 F1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为
A.9∶3∶3∶1 B.3∶1∶3∶1
C.1∶1∶1∶1 D.1∶3∶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