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级 | 同化量 | 未被利用量 | 分解者分解量 | 呼吸释放量 |
A | 2.48×1011 | 2.00×1011 | 1.20×1010 | 1.10×1010 |
B | 2.40×109 | 6.00×107 | 4.00×107 | 2.3×109 |
C | 2.50×1010 | 2.60×109 | 2.40.×109 | 1.76×1010 |
分析 1、根据题意和表格中同化量可知,此生态系统有三个营养级:A→C→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
(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解答 解:(1)图甲种群数量变化图可知:图中K表示环境最大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环境能够承载田鼠的最大的承载量.此图是“S”型,在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若要对该荒地进行改造利用,需要控制鼠害,则采用措施的最佳时机是在种群数量达到B之前.
(2)根据表格中同化量可知,此生态系统有三个营养级:A→C→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48×1011百万千焦.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frac{2.50×1{0}^{10}}{2.48×1{0}^{11}}×100%=10.1%$.
(3)荒地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这样的群落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当地进行植树造林获得,该区域很快演变为森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对于群落的演替的影响是最大的,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故答案为:
(1)环境最大容纳量 环境能够承载田鼠的最大的承载量 B
(2)2.48×1011百万千焦 光合作用 10.1%
(3)次生演替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点评 本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种群特征、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西藏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Ⅰ和Ⅱ表示 作用,其中Ⅱ表示 (光反应、暗反应);III表示 (有氧\无氧)呼吸。
(2)A、B、D各代表什么物质?A 、B 、D 。
(3)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的能量储存到 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B. | 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 | ||
C. | 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 D. | 给大鼠注射的是高渗食盐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必具有叶绿体 | |
B. |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必具有线粒体 | |
C. | 能进行渗透作用的细胞必具有中央液泡 | |
D. | 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必具有核糖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 | |
B. | 鸭和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 | |
C. | 该生态系统中鸭所同化的能量主要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等 | |
D. | 图中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故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