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如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为食物网示意图,图C为某地区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光合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③和④ (填数字序号)等.
(2)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B,则有食物链3条,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3)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图C所示的人口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分析 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形式为二氧化碳,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分析图解:图A中,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光合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③动植物呼吸作用,④分解者分解作用,以及⑤化石燃料燃烧.
图B中,含有3条食物链,其中鹰占有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并且鹰与蛇为捕食和竞争关系.
图C中,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属于年龄结构中的增长型.

解答 解:(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只有光合作用①,但是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③、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③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④.
(2)图B食物网中,鹰捕食蛇,同时鹰和蛇共同竞争鼠,即鹰和蛇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兔→鹰,植物→鼠→鹰,植物→鼠→蛇→鹰.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3)图C中,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出生率将大于死亡率,因此属于年龄结构中的增长型.
故答案为;
(1)光合   ③④
(2)3   竞争和捕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3)增长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碳循环中碳的流动形式以及途径.识记食物链的组成,明确食物链只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  )
A.酶、氨基酸、抗体B.胰岛素、抗体、DNA酶
C.雄性激素、载体、酶D.维生素D、受体、雄性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纯合体,请据图回答:

(1)甲病是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Ⅲ8的基因型是AaBb.
(3)Ⅲ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frac{2}{3}$.
(4)假设Ⅲ9与Ⅲ10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frac{5}{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植物细胞中以储存能量的形式存在的糖类是(  )
A.葡萄糖B.糖原C.乳糖D.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
B.如果马血液中的Ca2+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C.钠盐以Na+的状态存在于神经细胞中
D.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乳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B.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均有
C.乳酸菌是兼性厌氧生物
D.乳酸菌是严格厌氧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细胞膜是物质进出细胞的通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胞吐过程消耗能量
B.葡萄糖不可以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C.小肠不吸收比葡萄糖小的木糖的原因是受能量的限制
D.细胞膜两侧只要存在浓度差就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稳中有降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四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Y小鼠,理由是Y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3)杂交瘤细胞中有1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200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①B淋巴细胞高度分化,不能恶性增殖;②不可能渡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过程中的两次危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