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群落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演替
B、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C、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D、一般来说,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群落的演替
专题:
分析:1、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递减;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解答: 解:A、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A错误;
B、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B正确;
C、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除了需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外,还离不开分解者的分解作用,C错误;
D、一般来说,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群落的演替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  )
A、内环境B、细胞内
C、肾脏内D、消化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行为的是(  )
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B、形成配子时,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开,同源染色体也分开,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C、形成配子时,细胞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是自由组合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
(1)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母亲的基因型是
 
(用A、a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
 
(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
1
10
,结果用分数表示),在人群中男女患该病的概率相等,原因是男性在形成 生殖细胞时
 
自由组合.
(2)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的一种多肽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在患者体内为仅含45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
 
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态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种植玉米时,因玉米高矮不一,具有群落垂直结构,所以要合理密植
B、一定不能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丰富度
C、裸岩演替成森林依次经历了裸岩、苔藓、地衣、草本植物、灌木、森林等阶段
D、水稻的空间分布体现了种群的集群分布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abcd
产生CO2的量(mol)0.91.41.53.0
产生C2H5OH的量(mol)0.90.80.60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B、氧浓度为b时,经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3倍
C、氧浓度为c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
2
3
用于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决定深紫色,Pm决定中紫色,Pl决定浅紫色,Pv决定很浅紫色(几近白色).其相对显性顺序(程度)为Pd>Pm>P1>PV.假使一只浅紫色企鹅(P1Pv)和一只深紫色企鹅(PdPm)交配,则它们生下的小企鹅羽毛颜色比例为(  )
A、2深紫色:1中紫色:1紫色
B、1中紫色:1浅紫色
C、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D、1深紫色:1中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
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
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
D、种群Ⅰ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结构
C、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暗-亮-暗三层结构
D、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