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乙反映了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CO2浓度的变化.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未能完整地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写出图甲中缺少的过程:
 
(用图中物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图乙发现: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大,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
 
;每年夏季与前一年冬季相比CO2浓度
 

(3)图甲中A、D、C构成了一条食物链,A为D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C能够依据D留下的气味去猎捕,D同样也可以依据C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具有
 
的作用.正常情况下,A、D、C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是通过
 
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4)如图为某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中P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上画出该昆虫的数量变化情况.

(5)该生态系统中某一人工湖中养殖了某种杂食性鱼,该鱼类的食物有
1
3
来自植物,
1
3
来自草食性鱼类,
1
3
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一条长到6kg的杂食性鱼至少需消耗植物
 
 kg.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
分析:分析甲图: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其中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C、D为消费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捕食关系;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⑥表示燃烧.
分析乙图:图乙反映了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CO2浓度的变化,且每年冬天CO2浓度变大,夏季CO2浓度下降.
解答: 解:(1)图甲中A是生产者,其能通过光合作用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且产生氧气,同时也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甲图还缺少A→CO2的箭头.
(2)图乙中,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大,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碳的来路增多,而去路减少,即图甲中①过程大大减少,并且⑥过程增加;由乙图可知,每年夏季与前一年冬季相比CO2浓度下降.
(3)A为D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C能够依据D留下的气味去猎捕,D同样也可以依据C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负反馈调节机制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基础.
(4)根据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可知,P点时该种群的增长率大于0,因此此时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该种群数量增长率先增大后降低,是S型曲线的增长率,且在种群数量达到
K
2
时(t1),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t2),种群数量增长率降为0,因此该昆虫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

(5)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1)需最多能量:按÷10%计算;(2)需最少能量:按÷20%计算.由题意可知,其中含有3条食物链,即植物→杂食性鱼、植物→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植物→草食性鱼类→小型肉食鱼类→杂食性鱼,该杂食性鱼的食物有
1
3
来自植物,
1
3
来自草食性鱼类,
1
3
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因此一条长到6kg的杂食性鱼至少需消耗植物=6×
1
3
÷20%+6×
1
3
÷20%÷20%+6×
1
3
÷20%÷20%÷20%=310kg.
故答案为:
(1)A→CO2    
(2)①过程大大减少,并且⑥过程增加    下降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负反馈    
(4)增长型    如图   
 
(5)310
点评:本题结合碳循环示意图和曲线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和数值的含义;识记碳循环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掌握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能根据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判断种群数量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生物体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是最高的
B、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下作用,可表现出全能性
C、“蜜蜂的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提供了直接证据
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细胞的全能性并不受到限制,能够进行细胞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池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 蝌蚪存活率
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A、捕食者主要捕食乙
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不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某生物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只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把菠菜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再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基质和全部叶绿体.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A、B、C、D四支试管内(如图),并进行光照.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明正确的是(  )
A、应用了差速离心法
B、用碘液检验,B、C管溶液变蓝
C、用碘液检验,A、B管溶液变蓝
D、实验证明了D管的叶绿素吸收光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①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
②洗去H2SO4,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
③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
④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
请回答:
(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
 

(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中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⑤项实验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若干曲线变化图和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图象(分裂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图中实线表示
 
,虚线表示
 
,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
 

(2)分裂图中的E细胞相当于曲线图中的
 
段(用大写字母表示),根据图形推测,曲线图中的4N应该等于
 

(3)图中AB段曲线上升是由于
 
,此段相当于分裂图中
 
(字母)时期;处于B→E段曲线的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比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牛的黑色(B)对红色(b)是显性.良种场现有两栏牛,甲栏全为黑色,乙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甲、乙栏牛是亲子代关系,来场参观的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中有的说乙栏是甲栏的亲代,有的说乙栏是甲栏的子代.请你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栏为甲栏(甲栏黑牛只有一种基因型)的杂交后代,则甲栏中牛的基因型为
 
,乙栏为
 

(2)若甲栏为乙栏(乙栏黑牛只有一种基因型)的杂交后代,则乙栏中牛的基因型为
 
,甲栏为
 

(3)若乙栏为甲栏的亲代,乙栏中牛除具有相对性状(黑、红)外,还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是:①
 
,②
 

(4)若乙栏为甲栏的亲代,且乙栏中黑色为纯合子,甲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由于
 

(5)若乙栏为甲栏的亲代,且乙栏中黑色也有杂合子,甲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由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下列过程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
③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
④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⑤无子西瓜的大量繁殖.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