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某植物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依次是(  )
A.4 4 4B.4 4 8C.4 8 8D.4 8 16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解答 解:某植物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经过间期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加倍(每个DNA分子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而且出现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有丝分裂的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依次是4、8、8.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根据题中信息选出正确的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的CO2,以下哪一项实验条件是必要的(  )
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B.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D.用一株幼小的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RNA有三种即mRNA、tRNA、rRNA
B.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C.血浆蛋白的含量影响血浆渗透压的大小
D.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时需要ATP为其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获得优良性状的抗病矮杆新品种,通常最简单的操作方法及原理是杂交育种、基因重组.
(2)由于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置不清楚,如果采用杂交育种时(不考虑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之前的变异),为判断方案的可行性,需要正确的预测杂交结果并结论:当F2出现的性状及分离比为1:2:1,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杂交育种的方案不可行(填“可行”“不可行”);当F2出现的性状及分离比为9:3:3:1,说明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用测交实验可检验(2)中的结论.请简要写出不可行方案对应的测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将F1与矮秆感病个体进行测交;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测交结果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1为某水域中生态浮床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成分),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2)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3)该水域在污水流入后仍能保持动态平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内部因素是物种的丰富度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4)若食草性鱼类摄入的藻类含480J能量,其粪便中含有240J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80J,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60J,要满足食草鱼类正常生长,则至少需要藻类固定1200J的太阳能.
(5)运动能力很弱的底栖动物可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图2表示某底栖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当Nt为b、e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Nt为d时,该底栖动物的出生率大于(大于、等于、小于)死亡率,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6)生态学专家提醒,若向该水域中大肆排放污水,将导致该生态系统的崩溃,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ATP
B.二氧化碳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肺泡上皮细胞
C.胃蛋白酶需载体蛋白的协助才能进入消化道
D.水盐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依赖膜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鲈鱼同时占有三个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
C.太阳鱼和幽蚊幼虫之间是捕食关系
D.该食物网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1)青蒿素是一种脂溶性强的有机物,受热易分解.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采用乙醚提取法获得了高活性青蒿素.采用乙醚的原因是:①利用相似相溶化学原理;②乙醚在常温下易挥发,有利于青蒿素的纯化,同时能避免青蒿素在高温下分解.
(2)采用组织细嫩组织块作为外植体.先将其接种在脱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然后转接到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较低(填“较低”、“较高”或“适中”)的培养基上长出丛芽,后一阶段属于再分化过程,实验中会使用封口膜,其作用是透气和防止污染.
(3)丛芽生根形成试管苗,移栽至大田前需打开封口膜在培养室内、外过渡一段时间,目的是使试管苗逐渐适应自然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C.物种的形成使得自然界中生物类型有所增加
D.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