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实验失败 | |
B. | ①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 | |
C. | ④的结果是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 |
D. | 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 |
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
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解答 解:A、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但不会导致实验失败,A错误;
B、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因此要标记噬菌体,需要先标记细菌,即①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B正确;
C、④的结果是上清液或沉淀物中都能检测到放射性,若用35S标记,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若用32P标记,则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C错误;
D、③中搅拌的作用是将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开,而离心的目的是将细菌与蛋白质外壳分离,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1参考版) 题型:选择题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纤维素与脂肪都是由C、H、O元素组成的 | |
B. | 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都来自氨基 | |
C. | 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不同,碱基种类相同 | |
D. | 蛋白质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可被苏丹Ⅲ染成紫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等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 | |
B. | 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 |
C. | 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 | |
D. | 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用含32P的完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蝗虫的卵巢是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最佳材料 | |
B. | 摩尔根等人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
C. | 沃森、克里克物理模型建构法研究DNA分子的结构 | |
D. |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1.98% | B. | 1%,99% | C. | 1%,1.89% | D. | 1%,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真核和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 | B. | DNA病毒遗传物质是DNA | ||
C. | 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 | D. | 人的遗传物质含有5种碱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