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 乙 | 丙 | 丁 | |
步骤一:加人肝脏培养液 | √ | √ | √ | √ |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X溶液 | √ | √ | ||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 √ |
分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3)温度和PH.
(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2、探究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解答 解:(2)②为了排除是肝脏培养液或是肝脏小块对实验的影响,应向乙或丁装置中放置肝脏小块.
④一段时间后取4组淋巴细胞分别进行染色,并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量,并对比分析.
(3)为有机物X对淋巴细胞的毒害作用,当出现丙异常,甲乙丁正常,说明对细胞的毒害是物质X引起的,同时加入肝脏小块和X时,细胞正常,说明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有解毒作用.
故答案为:
(2)②向乙(或丁)组装置中放置肝脏小块
④染色 有丝分裂中期 染色体形态和数量
(3)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
点评 本题结合探究实验,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明确实验的目的,能根据实验原则完善实验步骤,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未被侵入时期 | 轻微入侵时期 | 重度入侵时期 | ||
植物种类(种) | 150 | 121 | 69 | |
碳储量 (吨/公顷) | 植被 | 56.2 | 50.9 | 43.5 |
凋落物 | 2.0 | 3.5 | 5.4 | |
土壤 | 161.9 | 143.2 | 117.7 |
A. | 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 | |
B. | 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 | |
C. | 菟丝子虽属于植物,但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型 | |
D. | 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前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含有2个染色体组 | B. | 含有2个中心体 | ||
C. | 有20条染色体被32P标记 | D. | 每一极含有1条X或1条Y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 |
B. | 酶只能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不能作为底物 | |
C. | 酶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最适pH是相同的 | |
D. | 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分解或转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种叶片都能吸收蓝紫光 | |
B. | 两种叶片中均含有类胡萝卜素 | |
C. | 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a | |
D. | 黄绿色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时能形成纺锤体是因为其具有中心体 | |
B. |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染色体,只进行无丝分裂 | |
C. | 细胞癌变的本质,就是相关基因表达的过程 | |
D. | 细胞分化的主要标志首先是细胞内开始合成新的特异性蛋白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设下列多对等位基因均独立遗传并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aBb可产生4种配子,AaBbCc可产生8种配子
B.AaBb的配子中AB出现的概率为1/4,AaBbCcDD的配子中ABCD出现的概率为1/16
C.AaBb×aabb后代的基因型有4种,表现型也有4种
D.AaBb×aaBb后代中基因型AaBb出现的概率为1/4,双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承德市联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性激素的合成与生物膜有关
C.生物膜上可发生信号转换 D.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