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T2噬菌体 | B. | 大肠杆菌 | C. | 真菌和人 | D. | HIV病毒 |
分析 DNA分子一般是由两条链组成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双链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相等;RNA是单链结构,嘌呤不一定与嘧啶相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
解答 解:A、T2噬菌体是DNA病毒,只含有DNA一种核酸,嘌呤=嘧啶,因此该生物一定不是噬菌体,A正确;
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因此嘌呤和嘧啶可能不相等,B错误;
C、真菌和人是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嘌呤和嘧啶可能不相等,C错误;
D、HIV病毒是RNA病毒,嘌呤和嘧啶可能不相等,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和RNA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核酸的分类和分布,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松原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N是________,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
(2)图乙中的②表示________,它的形成与________有关,物质③是___________。
(3)请在乙图的方框中用箭头画出兴奋传导的方向,这表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_______。
(4)假如丙图中的Y来自甲图中的A,丙图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受到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作用;但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________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amp和tet是一对等位基因,常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 | |
B. | 质粒包括细菌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的DNA和病毒中的DNA | |
C. | 用质粒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该菌不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 |
D.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氢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 | |
B. | 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 |
C. | 萨顿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
D.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均运用了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 |
B. | 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其吸水涨破,释放出其中的DNA | |
C. | 把DNA加入二苯胺溶液,在沸水浴中颜色不变,只有冷却后才能观察到蓝色 | |
D. | 向滤液中加入冷却酒精的目的是除去DNA中的杂质,纯化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增大 | |
B. | 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而积与体积之比增大 | |
C. | 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 |
D. | 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