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是引起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患者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头昏、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从而引起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功能降低.
(2)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流感病毒→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淋巴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死亡.
(3)研究表明:发热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其一方面通过神经支配,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从而引起发热症状.此时,体温调节中枢细胞的膜内电位为正电位.

分析 1、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2、人在寒冷环境中会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提高代谢;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汗液分泌增多.

解答 解:(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从而引起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
(2)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突起被传递给T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作抗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具体过程为:流感病毒→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死亡.
(3)发热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其一方面通过神经支配,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从而引起发热症状.此时,体温调节中枢细胞兴奋,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故膜内电位为正电位.
故答案为:
(1)非特异性免疫  
(2)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淋巴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3)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正电位

点评 本题结合甲型H1N1流感病毒,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体温调节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a吸收量O2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量(  )
A.消耗的有机物相等B.释放的能量相等
C.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D.消耗的氧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

(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4]叶绿体.
(2)低等植物具有而高等植物不具有的细胞器是[13]中心体.
(3)蓝藻和细菌也同样具有的细胞器是[11]核糖体.其作用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细胞器是[5]高尔基体.
(5)若观察A中的[9]线粒体通常用的染色剂是健那绿,则[9]被染成蓝绿色.
(6)若观察DNA和RNA的主要存在部位,通常的染色剂是甲基绿-吡罗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有高效的催化作用
B.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
C.激素由体液专门运输到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多少,只受到下丘脑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B.在食物链上的生物间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
C.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等
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产生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被植物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共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浓度高于50μmol•L-1的ACC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
B.浓度高于50μmol•L-1的IAA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
C.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D.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摩尔根在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B.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用15N分别标记了蛋白质和DNA
D.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B.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C.内质网通过“囊泡”与高尔基体在结构上相连
D.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  )
A.图中蚯蚓和食用菌是本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图中家畜是本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此生态农业减轻了作物秸秆燃烧造成的温室效应
D.图中生态系统能量实现了循环利用,提高了系统中能量的利用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