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图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分析回答:
(1)A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A酶可通过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催化反应效率.
(2)分析图1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探究(研究)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在80℃条件下,B酶活性为0,原因是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3)如果要探究pH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应将温度控制50℃左右,其中因变量为A酶和B酶的活性.
(4)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A酶(纤维素酶)已被蛋白酶催化分解.

分析 分析题图:该曲线的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酶活性,故该实验目的是探究(研究)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解答 解:(1)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可通过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催化反应效率.
(2)分析图1的实验结果可知,该曲线的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酶活性,故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探究(研究)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在80℃条件下,B酶活性为0,原因是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3)如果要探究pH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应将温度控制在最适,即50℃左右,其中自变量为pH值,因变量为A酶和B酶的活性.
(4)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A酶(纤维素酶)已被蛋白酶催化分解.
故答案为:
(1)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探究(研究)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    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3)50   A酶和B酶的活性  
(4)A酶(纤维素酶)已被蛋白酶催化分解

点评 本题考查与酶相关的探究实验.对于此类试题,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选材是否合适、实验设计过程是否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选用的鉴定试剂是否合适,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育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原理的是(  )
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杂交育种D.多倍体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喝醋后,血浆的pH明显下降
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组织水肿
C.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浆中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D.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面是一项“利用转基因番茄生产人胰岛素的方法”的专利摘要,请回答:
本发明利用转基因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胰岛素.所用的人胰岛素基因是依据植物“偏爱”的密码子来设计所含的密码子,通过人工合成若干DNA片段,拼接而成,并且在胰岛素-COOH端加上KDEL内质网滞留序列,避免胰岛素在植物细胞中的降解.将该基因置于CaMV 35S启动子和果实专一性启动子2A12的驱动之下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番茄中,在番茄的果实中表达人胰岛素.
(1)本专利是采用人工合成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的.获得的人胰岛素基因与人体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但两者所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相同,原因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序列不同,蛋白质可以相同.要想在体外获得大量该目的基因的片段,可以采用PCR技术.该技术中使用的关键酶是热稳定性DNA聚合酶(或Taq酶);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2)根据上述摘要,转基因操作时所用的载体是农杆菌的Ti质粒,载体上的T-DNA可以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①②③⑤⑧(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①目的基因   ②CaMV 35S启动子    ③果实专一性启动子2A12    ④引物
⑤标记基因     ⑥内含子滞留序列      ⑦终止密码子        ⑧终止子
(3)如果要检测在受体细胞中是否存在目的基因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该技术中使用的基因探针也可以用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还可以从个体生物学水平进行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草莓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研究,可以指导草莓的生产.图1甲是某研究小组以草莓为材料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图1乙表示草莓不同生长发育期光合作用合成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1丙表示温度对草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产氧和耗氧速率为指标).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1甲中,Q点与P点相比,限制草莓单株光合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写出两种).图甲给我们的启示:在栽培草莓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2)图1乙中曲线Z1、Z2、Z3的差异表现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反应阶段的不同.
(3)由图1丙可知,适合草莓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5℃.如果温度保持40℃不变,在光照条件下,白天该植物能(填“能”或“不能”)生长.
(4)如图2所示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①甲装置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的影响.
②某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表:
试管与台灯的距离(厘米)102030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025105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
③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左(左、右)移动.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吸收光线中的热量,使实验装置保持恒温.若植物体缺乏镁元素,则图2丙中的a点向左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分别与甲、乙、丙、丁四图相对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同种生物雌个体和雄个体携带AB基因的配子数目相等
B.乙图所示的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C.丙图中如果黑方格表示有病个体,那么所示W个体可能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
D.丁图所示的10个种群可构成了一个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非洲的埃博拉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美洲就出现了一种虫媒病毒的暴发流行,这种虫媒病毒为寨卡病毒(Zika Virus).关于此病毒,说法不正确的(  )
A.它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
B.它的遗传物质只可能是DNA或RNA中的一种
C.不能用培养基培养此病毒
D.它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是某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该病的致病基因在患病人群中的基因频率是0.6,Ⅱ1与一个表现型未知的男性婚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和Ⅱ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
B.该病的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C.若Ⅲ3同时患色盲,则其色盲基因一定来自Ⅱ3
D.若Ⅲ5与没有血缘关系的患该病的男性结婚,生一个不患该病女孩的概率是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