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或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分别是 ( )
A.4,2 B.3,2 C.2,4 D.3,4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二下期第一学段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辨基因工程是否成功是通过
A.提取目的基因 B.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C.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2 第3、4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
C.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D.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2 第1、2、3、4章(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为何物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作用实验。他们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其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主要过程如图所示。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A、C过程的预测结果参照图解填在图中空格内。
(2)写出A、B、C的实验结果表明的问题: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上所述转化因子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有转化作用,从而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通过学习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认识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原因是S型细菌体内的转化因子在发挥作用,那么反过来R型细菌能使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吗?他模仿格里菲思等科学家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即探究R型细菌是否有转化因子。
①将R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正常。
②将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③将加热杀死后的R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正常。
④将S型细菌和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实验结论:R型细菌体内没有“转化因子”。
该同学的实验有不足之处,请尝试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2 第1、2、3、4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 ( )
A.上图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至少发生了两次
B.若在A点使核DNA带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则在CD段可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DNA占100%
C.在图中的EF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
D.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2 第1、2、3、4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有关这个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细胞的不同阶段,DNA携带的信息一般是不变的,而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可以变化
B.DNA→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DNA→RNA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RNA→蛋白质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m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DNA是最终决定蛋白质结构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2 第1、2、3、4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多细胞动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坏死时膜通透性逐渐降低
B.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衰老的生物体内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D.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2 必修3 第1、2、3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中指出,当人在挠痒时,会刺激同一皮肤部位的各种痛觉和触觉感受器,痛觉和触觉感受器会产生一种“周围抑制”效应,瘙痒感就被短暂地“关闭”掉了。请据此推理,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可暂时减缓瘙痒感的原理最可能是 ( )
A.阻止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B.激活瘙痒部位的痛觉和触觉感受器
C.使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
D.激活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1 第5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中有4种色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B.常用无水乙醇或丙酮酸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叶绿体中的色素均分布在类囊体上,而酶均分布在基质中
D.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都可用于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