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
♂ | $\frac{3}{8}$ | $\frac{3}{8}$ | $\frac{1}{8}$ | $\frac{1}{8}$ |
♀ | $\frac{3}{4}$ | 0 | $\frac{1}{4}$ | 0 |
A. | 1:3 | B. | 1:4 | C. | 1:5 | D. | 1:2 |
分析 分析亲本的基因型:
1、后代雄果蝇和雌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值:
♂:灰身:黑身=($\frac{3}{8}$+$\frac{3}{8}$):($\frac{1}{8}$+$\frac{1}{8}$)=3:1;
♀:灰身:黑身=$\frac{3}{4}$:$\frac{1}{4}$=3:1;
两者后代的分离比相同,说明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
2、后代雄果蝇和雌果蝇中直毛与分叉毛的比值:
♂:直毛:分叉毛=($\frac{3}{8}$+$\frac{1}{8}$):($\frac{3}{8}$+$\frac{1}{8}$)=1:1;
♀:直毛:分叉毛=1:0;
两者后代的分离比不相同,说明A、a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伴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后代雌果蝇全是直毛,说明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后代雄果蝇直毛:分叉毛=1:1,说明亲代雌果蝇是杂合子XAXa,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
综上所述,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Y.
解答 解: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Y:
①Bb×Bb→1BB:2Bb:1bb;仅仅看灰身的基因型:$\frac{1}{3}$BB、$\frac{2}{3}$Bb.
②XAXa×XAY→1XAXA:1XAXa:1XAY:1XaY;仅仅看雌果蝇的基因型:$\frac{1}{2}$XAXA、$\frac{1}{2}$XAXa.
后代灰身直毛雌果蝇的纯合子基因型及比例为:
$\frac{1}{3}$BB×$\frac{1}{2}$XAXA=$\frac{1}{6}$;则子代灰身直毛雌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frac{1}{6}$=$\frac{5}{6}$,所以纯合体和杂合体的比例是1:5.
故选:C.
点评 遗传方式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判断基因为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就是看后代雌雄的分离比,如果两者分离比一样,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后代雌雄分离比不一样,说明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南宁市高一上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中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B.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D.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互相独立,互不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1)图2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 的一部分,它主要在 中合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可以用图2方框中数字 表示.
(2)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 ,进行的场所是[ ] ,所需要的原料是 .
(3)若该多肽合成到图1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子是 .
(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图1中⑥结构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
A.乳酸杆菌 B.T2噬菌体 C.染色体 D.流感病毒
(5)若图1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 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码子个数和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 .
A.166和55 B.166和20 C.333和111 D.333和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合成过程图,请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所示的节段①现正处于解旋状态,而形成这种状态需要解旋酶
B.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图中的②合成好后,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两种说法对 | B. | 四种说法都不对 | ||
C. | 至少有一种说法对 | D. | 有一种说法不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所用的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都需现用现配 | |
B. | 观察线粒体可以用健那绿染色,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 |
C. | 科研上鉴定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 | |
D. | 1925年,荷兰科学家以丙酮和人的红细胞为材料,测得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为连续的双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