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有关。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 C与B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C含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同时会显著增多的细胞外液是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答案】B、C 无机盐 蛋白质 蛋白质 B
【解析】
由图可知,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淋巴,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1)毛细血管内部是血浆,外部是组织液,所以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B组织液、C血浆。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由图可知,B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淋巴,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水分从血浆流向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即B液的液体增多。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用某种植物细胞为材料进行了两组实验:甲组将细胞置于物质a(蔗糖或KN03)配制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中,10分钟后测定细胞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乙组将细胞置于某种浓度的b(蔗糖或KN03)溶液中,每隔2分钟用显微镜观察、记录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甲、乙 两组实验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取材时不可选用黑藻叶肉细胞
B. 乙组实验所用溶液浓度需小于0.16mol/L,以免细胞过度失水死亡
C. 甲组实验用的是蔗糖溶液,乙组实验用的是KN03溶液
D. 乙组实验过程中,8min时细胞液的浓度约为0.1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图3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据图1可知,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B. 据图2可知Ⅳ为分解者,相当于图1中的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
C. 假设各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0%,图3中若猫头鹰的能量1/2来自B,1/2来自D,B的能量2/3来自A,1/3来自C,猫头鹰增重6kg,至少消耗A为550kg
D. 据图可知,图1中的生产者相当于图2中的Ⅰ,相当于图3中的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中的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5℃时CO2的吸收或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光照强度对水藻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灯亮度可调),图丙曲线是将图乙中的试管密闭后,调节灯亮度的过程中,水面上方CO2相对含量的变化。试回答:
(1)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3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甲曲线中a点将向______方移动,光补偿点将向______方移动。
(2)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假设图乙试管水中的CO2浓度始终不变,图丙中D点时,图乙的灯处于_____(开启/关闭)状态,图丙中从A到E这段时间内水藻体内有机物含量会__________(增多/减少/不变),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4)图丙中,若在C点突然增加光照,则在短时间内叶绿体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将_______。(增多/减少/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 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 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 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结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科研人员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的方法揭示miR-34a(一种RNA)对结肠癌的影响,为结肠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1)结肠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的特点,方式为______分裂。
(2)实验组用表达miR-34a的病毒感染结肠癌SW480细胞,对照组______,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可知,实验组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______对照组,说明miR-34a能______。
(3)已知miR-34a对动物个体与结肠癌SW480细胞的效果一致,欲进一步探究miR-34a对动物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实验分组、结果和结论分别为______。
a.两组都用皮下不移植肿瘤的裸小鼠
b.两组都用皮下移植肿瘤的裸小鼠
c.实验组用皮下移植肿瘤的裸小鼠,对照组用皮下不移植肿瘤的裸小鼠
d.实验组肿瘤生长速度慢于对照组
e.实验组肿瘤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
f.miR-34a抑制肿瘤生长
g.miR-34a促进肿瘤生长
(4)凋亡是细胞的______死亡,图3为细胞凋亡过程的部分示意图,推测miR-34a ______Bcl-2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蚕豆病是由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引起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地区一段时间内共发现31例蚕豆病患者,其中男27例,女4例。请回答问题:
(1)初步判断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G6PD缺乏者平时不患病,但食用蚕豆后有可能发生溶血,出现疲倦、发热、头晕和腹痛等症状,说明引起蚕豆病的因素是______。
(3)研究人员对正常人和患者进行基因测序,部分测序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分析,患者a的DNA序列上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该变异属于______,最终导致G6PD酶的______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G6PD酶活性降低。
②比较正常人与3位患者的基因序列,说明该变异具有______的特点。
(4)科研人员发现,某女患者一条X上控制G6PD的基因第1388位碱基对G/C→A/T,另一条X上控制G6PD的基因第77位碱基对G/C→A/T(箭头代表突变)。推测以上变异的来源可能是______(多选)。
a.均来自父方
b.均来自母方
c.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
d.均来自女患者自身的变异
e.来自女患者自身的变异及父母双方之一
欲确定以上变异的真正来源,还需要对______进行基因测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细胞中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组成DNA和mRNA的化学元素种类不同
B. 酶a和酶b的作用相同
C. 结构c的形成一定与该细胞中的核仁密切相关
D. DNA中的碱基序列决定了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研究小组调查得到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经分析得知,该病由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且都可以单独致病)控制。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由患者II3与II4的后代正常,可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若患者II3的基因型为AAbb,且后代均正常,则II4的基因型为aaBB
C. 若某夫妇的基因型与III1、III2相同,则它们后代患病的概率为9/16
D. II7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00%,II2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