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一(生物) 题型:013
不属于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是
光照强度
温度
CO2浓度
O2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江西省九江市2010年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野生植物进行了研究,图1示其向性运动的观察实验,图2示其根尖的结构,图3示其叶片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 |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开始时CO2量(单位) | 5.[来源:学§科§网] | 5.0 | 5.0 | 5.0 | 5.0 | 5.0 | ![]() | 5.0 |
12h后CO2量(单位) | 4.5 | 5.1 | 3.5 | 5.4 | 1.9 | 5.9 | 2.0 | 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的食物链中,①、②代表同化量,则②/①的比值代表 (填图中生物名称)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③和④分别属于 和 (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碳元素在草、兔和狼之间以 形式传递。
(2)正常情况下,草、兔、狼的数量会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是通过 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3)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有关兔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兔种群内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繁殖
B.兔种群可能呈“S”型增长,且种群增长速率在数量为K/2时最大
C.用标志重捕法对兔种群进行野外调查,若标记物有脱落,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D.一条狼在捕食一只兔时获得兔种群同化量的10~20%
(4)某同学做“探究光照强度对草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该草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与O2量的变化)。
当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c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所需CO2来自 ;光照强度为a时,该叶肉细胞中 (选填“有”或“无”)ATP的生成。光照强度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来影响光合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江西省九江市2010年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野生植物进行了研究,图1示其向性运动的观察实验,图2示其根尖的结构,图3示其叶片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 |
(1)图1中,①②③表示芽,④⑤表示叶。你认为③的生长素浓度 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⑤为老叶,其含有的Ca ④(填多于、等于或少于)。
(2)该野生植物的根尖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是图2中的 区,不同程度的缺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中度缺水会影响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的电子传递,从而使 的形成受到抑制;严重缺水还会造成叶绿体囊状结构的破坏,而且在供水后也难以恢复。因而,植物不能长时间缺水。
(3)根据图3所示的结构,你认为该野生植物应该属于 植物(填C3或C4),这是因为 。如果用同位素14C标记叶片周围CO2中的C来表示踪叶片光合作用中C元素的转移途径,则该途径为 (用箭头和化合物表示)。
(4)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来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开始时CO2量(单位) |
5.[来源:学§科§网]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12h后CO2量(单位) |
4.5 |
5.1 |
3.5 |
5.4 |
1.9 |
5.9 |
2.0 |
5.8 |
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实验变量是 。在实验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值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