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如图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细胞与抗体的结合说明膜上有抗原物质
B.这种病与风湿性心脏病均属于自身免疫病
C.a细胞为浆细胞,分泌抗体所需能量均由线粒体提供
D.b细胞是免疫细胞,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其中a细胞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基团或沉淀,最终被吞噬细胞消化,因此图中b为吞噬细胞.据此答题.

解答 解:A、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因此红细胞与抗体的结合说明膜上有抗原物质,A正确;
B、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图示这种病与风湿性心脏病均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
C、a细胞为浆细胞,分泌抗体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此外细胞质基质也能提供少量能量,C错误;
D、b细胞是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yyRr)杂交,其后代中四种性状表现的比例是(  )
A.9:3:3:1B.3:1C.1:1:1:1D.3: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LDL 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VLDL 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步骤不恰当的是(  )
A.应使干酵母与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
B.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方法
C.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D.将与酵母混匀的海藻酸钠液注入CaCl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l2溶液有凝胶珠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如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与直接将酶投入反应液中相比,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主要是可以将酶重复利用.对于一系列酶参与的复杂反应一般可以固定化细胞,而固定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包埋法.
(2)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流程是:酵母细胞的活化→配置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为促进海藻酸钠溶解一般还需要用小火间断加热,并不断搅拌防止发生焦糊.将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前需先冷却至室温,原因是防止高温使酵母细胞失活.图1中凝胶珠形成时用的X溶液是氯化钙.
(3)图2中利用固定化细胞发酵时搅拌的目的是使底物和细胞充分接触,反应过程中有(有或无)气泡产生,并有酒昧,可以用重铬酸钾试剂鉴定是否产生了酒精.
(4)为了通过实验测定固定化的酵母细胞发酵时的最适温度,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计温度梯度实验,找到反应最快时对应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中①的全能性最强,通过基因治疗法改造血友病女患者的①,她的儿子肯定不会患血友病
B.A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其发挥作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个体仍可发生部分体液免疫作用
D.细胞⑥有分泌功能,HIV病毒主要攻击细胞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B.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D.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图解,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ab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B.bc段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二条染色单体
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e段该细胞中央平面将出现赤道面
D.bd段内染色体数的变化为2N→4N→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结构通式是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5种单位组成,有4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4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它们分别位于分别位于两条肽链两端.
(5)肉毒类毒素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反应颜色为先加A液,再加B液 紫色.
(6)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后者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