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分析图,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单独给X处一适宜刺激时,膜内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2、0.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BC(A胸腺,B.肾上腺,C.下丘脑)细胞,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只有靶细胞膜上有递质受体.
(4)科学研究表明: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高于正常水平,其患病原因是体内抗体破坏了胰岛素受体,说明该病人还患有病.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口渴”症状,是因为水分过多流失,造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进而刺激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而引发的.

分析 1、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是由兴奋区→未兴奋区,纤维膜内电流的方向兴奋区→未兴奋区,膜外电流方向是未兴奋区→兴奋区.
2、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另一方面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解答 解:(1)膜内电流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X处给予刺激,兴奋传到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时间不同,所以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Y,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电流表不偏转.
(2)根据题意,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说明药物不影响神经递质和释放,所以该药物可能抑制了递质受体的功能,使其不能识别神经递质.
(3)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所以细胞甲可能是下丘脑或肾上腺.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激素仅作用于靶细胞,是因为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识别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4)根据题意,体内抗体破坏了胰岛素受体,所以引起自身免疫病.口渴是在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形成.
故答案为:
(1)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2    0
(2)递质受体
(3)BC    只有靶细胞膜上有递质受体
(4)自身免疫     大脑皮层

点评 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邗江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有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

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会自然衰退,包括体温调节功能,因此,老年人较青年人怕寒冷.回答相关问题:
(1)当老年人皮肤微血管减少时,可引起皮肤血液供应量降低,使其供氧不足,而明显影响皮肤温度感受器感受体内外温度变化的功能,最终可导致与年龄相关的温度敏感性降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不断散热的情况下,要维持体温恒定必须依靠机体完善的产热机能,但老年人的骨骼肌战栗产热功能随着机体的衰老逐渐降低.
(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它可通过调节皮肤的血管收缩而控制体内热量的散失,老年人由于皮肤血管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和收缩力降低,因而,在寒冷环境中,通过皮肤散热过多而导致体温降低.
(3)从细胞角度分析,人体热量的内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人的体温呈现昼夜周期性波动,白天体温往往高于夜间,体温内源性昼夜节律受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填器官名称)的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是(  )
框号选项12345
A真核细胞细胞质细胞质基质细胞器有膜结构无膜结构
B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碳的固定碳的还原
C物质跨膜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D有丝分裂分裂间期分裂期染色单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A〜C代表能量,设牧草固定的太阳能为 X),图丙表示某生物种群的增长速率.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体现的种间关系有捕食.图中有食物链1条.
(2)若图丙为鼠种群增长速率,在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将趋于稳定(或“达到稳定状态”“围绕平衡值波动”).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是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填生理过程).
(5)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未被利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frac{A}{X}$×100%(用题目中提供的宇母或文宇表示),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份(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
1425.02.51.510.3.36.016.0
1474.010.251.0114.07.51.0
101402.510.3525-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B.②属于血浆,若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生物膜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孟德尔用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进行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其中黄色和绿色是描述豌豆种子子叶(种皮/子叶)的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某种植物,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第一组:H2O+C18O2→某种植物→O2 第二组:H218O+CO2→某种植物→18O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B.实验结果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CO2
C.设计该实验的目的在于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
D.为了排除光照的影响该实验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贫血症患者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贫血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人们发现该病的患者能将这种病遗传给后代.如图是这种病的某一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用B、b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8的可能基因型有两种,是杂合子的概率为$\frac{2}{3}$
C.5的基因型一定是BB
D.若要保证Ⅱ9婚配后代不患病,从理论上讲,其配偶基因型可以为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