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上无(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渗出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图示乙为甲图M点离体进行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图中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mV,此时Na+内(内、外)流.

分析 据图分析:由图甲可知,手指皮肤下有感受器,a神经元为传入神经,b为神经中枢,c为传出神经,而兴奋在反射弧中各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所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只能在c神经元内传导,不能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

解答 解:(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即神经冲动,当兴奋传到轴突末端时,刺激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使其释放神经递质,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下一个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2)M点在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变为内正外负,而电荷的移动方向是从正电荷移到负电荷,则其膜内局部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一致.由图可知,手指皮肤下有感受器,a神经元为传入神经,b为神经中枢,c为传出神经,而兴奋在反射弧中各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所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只能在c神经元内传导,不能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
(3)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血浆中的蛋白质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血浆中的水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图乙中a处电位为负值,所以是静息电位,b处电位为0,此时Na+内流.
故答案为:
(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  突触小泡
(2)内正外负  无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3)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   非特异性
(4)0mV   内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组织液和血浆的关系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
A.割切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经常晒太阳的人皮肤变黑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现象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是(  )
A.顶端优势B.茎的背地性C.根的向地性D.培育无籽番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设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为A,则大白菜内侧叶子A1与外侧叶子A2的大小(  )
A.A1>A2B.A1=A2C.A1<A2D.不能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A)对矮秆、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 此培养AAbb品种.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图1中由品种 AABB、aabb 经过 a、b、c 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 称为杂交育种,F2的高秆抗病玉米中纯合子占$\frac{1}{9}$.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aaBb.
(3)过程 e 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方式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a、b、c 的育 种方法相比,过程 a、e、f的优势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与过程g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d育种的优势是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4)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目标品种的是[g]诱变育种,原因是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1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3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在较长时间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A.
(2)若植物在温室内培养,当连续阴天光照不足时,应适当降低(升高或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原因是此时光照弱,光合作用弱,产生有机物少;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
(3)图2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低;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高(填“高”“低”“基本一致”).
(4)在图3中,假如C18O2作为某一生理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图中含有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3中的q途径(用图中字母表示).该研究O原子在植物体内转移途径的实验方法名称是同位素示踪法(或同位素标记法).
(5)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观察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粒在叶片内的位置有何不同,用碘液对叶片染色后制成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绿色颗粒,却看不到淀粉粒,这一操作过程的错误是绿色叶片没有脱色处理.
(6)图4为A植株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
图中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2.3klx,在该光照强度下,20℃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2.3klx时,植物分别在20℃和25℃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的量的关系是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下列是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坐标曲线图.图甲是植物在20℃、空气CO2浓度和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CO2体积变化量曲线;图乙是在不同O2浓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CO2释放体积量变化曲线;图丙是在图甲H 点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假定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且图甲与图乙的总呼吸速率始终相同;图甲中氧气吸收量(有氧呼吸)用a表示数值;图乙中有氧与无氧呼吸总共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用b表示数值.请据图回答:

(1)图甲G点的含义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与此生理活动有关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
(2)图甲光照强度为F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表示为7a(仅用字母a表示).
(3)图乙中,当O2浓度为C-E(或O2浓度大于C点)范围时,a=b.当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3b-3a)/a(用字母a.b表示).
(4)在图丙的M点条件下测得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净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量表示)的关系曲线,则该曲线相对于图甲曲线的H点的移动情况是向右上方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水绵、念珠藻、黑藻全部(  )
A.是真核生物B.含有核糖体C.含有叶绿体D.含纤维素和果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②精细胞、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都不断更新

③肺炎双球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是RNA、DNA

④硝化细菌能够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C02和H2 0合成为糖类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