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该二倍体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 |
B. | 分裂后的子细胞遗传信息相同的是②④⑤ | |
C. | 图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有①②④ | |
D. | 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
分析 分析题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解答 解:A、图①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A正确;
B、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其形成的子细胞不一定相同,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①②④,C正确;
D、根据④细胞的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雄性动物.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D正确.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相互协调 | |
B. | 激素是由各种体细胞分泌的 | |
C. | 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和靶器官部分 | |
D. | 部分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受体细胞B表达全能性的能力要比受体细胞A高 | |
B. | 过程①②③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 | |
C. | 受体细胞B如果是原生质体,经过培养基成分的诱导,也可以从单细胞依次到细胞团、心形胚、球形胚和胚状体,最后再生出完整的植株 | |
D. | ②过程一定需要胚胎移植,如果获得的转基因绵羊存在生理缺陷,有可能与接受胚胎的受体母羊相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观察DNA和RNA的分布--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 |
B. | 观察细胞中的核糖体--光学显微镜高倍镜观察 | |
C. | 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同位素标记法 | |
D. | 提取细胞膜--公鸡的成熟红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番茄汁中虽含有丰富的还原糖,但不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 |
B. |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黄绿色和蓝绿色 | |
C. | 稀释的蛋清溶液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 |
D. | 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经调查发现,某家族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依次为A、a和B、b),遗传系谱图如图1所示。科研机构对该家族中的部分个体进行了这两对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得带谱如图2所示,四种条带各代表一种基因。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
(2)Ⅱ5的基因型是 ,Ⅰ1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Ⅲ1为纯合子的几率是 。
(3)电泳带谱中,条带1代表的是基因 ,若对I4进行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得带谱含有条带的情况是 (用条带序号回答)。
(4)若对Ⅰ4进行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得带谱含有三条条带;且已知自然人群中,男性不患乙病的几率为81%,则Ⅱ1与Ⅱ2生下甲、乙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和流产胎儿性染色体数目存在异常
C.Y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Y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