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某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而变化的走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表示植株固定CO2的总量
B.净光合产量最大时的呼吸也最强
C.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产量
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温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繁衍多代的某生物群体中,只有Aa和aa两种存活体,且Aa和aa之间的比例为2:1,假如Aa和aa两种各题健康状况、生殖生存能力相同,连续自交两代后,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原创)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B.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C. 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植物根尖产生,能促进细胞分裂
D. 2,4-D可作为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而乙烯利可使棉花迅速落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细胞的生命历程,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代表有丝分裂,乙过程中细胞分化并不改变细胞的遗传信息
B.丙过程的发生是由于致癌因子使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C.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并与戊过程有区别
D.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辛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P点时,该器官的无氧呼吸强度最低
B. O点时,该器官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
C. 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D. Q点时,该器官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D.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稻叶片宽窄受细胞数目和细胞宽度的影响,探究水稻窄叶突变体的遗传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宽叶水稻,引起野生型水稻DNA分子中碱堪对的 , 导致基因突变,获得水稻窄叶突变体.
(2)测定窄叶突变体和野生型宽叶水稻的叶片细胞数目和单个细胞宽度,结果如图所示.该结果说明窄叶是由于所致.
(3)将窄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测定水稻的 , 统计得到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据此推测窄叶性状是由控制.
(4)研究发现,窄叶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推测2号染色体上已知的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窄叶叶性状出现有关.这三个突变基因中戚基发生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突变基因 | Ⅰ | Ⅱ | Ⅲ |
碱基变化 | C→CG | C→T | CTT→C |
蛋白质 | 与野生型分子结构无差异 | 与野生型有一个氨基酸不同 | 长度比野生型明显变短 |
由上表推测,基因Ⅰ的突变没有发生在序列,该基因突变(填“会”或“不会”)导致窄叶性状,基因Ⅲ突变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Ⅲ的突变导致 .
(5)随机选择若干株F2窄叶突变体进行测序,发现基因Ⅱ的36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的碱基35次为T,基因Ⅲ的21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均为碱基TT缺失.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判断,窄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基因Ⅱ和基因Ⅲ是导致是否遵循只有组合定律 . 判断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孟德尔成功发现遗传的两大定律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中属于其演绎推理内容的是
A.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B. 遗传因子在配子中是单个存在的
C. 雌雄配子在受精时的结合是随机的
D. 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表现,比例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和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不一定为有丝分裂
B.在b阶段核DNA和染色体的含量均加倍
C.核糖体发挥功能的主要时期是c阶段
D.d阶段细胞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