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科学家运用不同的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外受精等技术可培育出与母本遗传物质相同的试管牛
B.核移植等技术可培育具有亲本优良性状的克隆牛
C.胚胎分割等技术可提高优良牛胚胎的利用率
D.胚胎移植等技术可充分发挥优良雌性个体的繁殖潜力

分析 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内容.涉及到体外受精、核移植技术、胚胎分割、胚胎移植等技术.快速繁殖良种奶牛有多种方法,如试管牛的培育采用了体外受体、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属于有性生殖;克隆牛的培育采用了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解答 解:A、体外受精是产生的后代具有父本和母本的遗传物质,不可能与母本完全相同,A错误;
B、核移植技术能保留供核亲本的优良性状,B正确;
C、通过对早期胚胎进行分割可以获得更多遗传物质相同的牛,提高良种牛胚胎的利用率,C正确;
D、胚胎移植可以让具有优良性状的雌性个体产生更多的胚胎,让其他牛代为孕育,D正确.
故选:BC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工程技术,相对综合,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由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①相比,②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强
B.⑤与⑥的细胞核内的DNA相同,而蛋白质全不相同
C.虽然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但其细胞内的物质合成与分解仍能进行
D.正常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必将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对种子的萌发和休眠的调控机理,目前尚无定论.最能被人们接受的是Kham和Waters提出的“植物激素三因子”假说,其模型如图所示,其中GA、CK和ABA分别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
(1)由图可知,GA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激素.
(2)通过3、4组对照可以看出,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抑制(促进/抑制)作用.
(3)CK并不单独对萌发起作用,它在种子萌发时起到抵消ABA(抵消GA/抵消ABA/促进ABA)的作用.
(4)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以上三种激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是GA与ABA、CK与A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囊性纤维病是一种致死性较高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原因是正常基因中缺少了3个碱基导致了其编码的蛋白质中1个对应氨基酸的缺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因中3个核苷酸的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B.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改变不会影响其功能
C.有患此病的家族不需进行遗传咨询
D.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研究叶肉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若干新鲜的某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装置中,测定不同的细胞间隙CO2浓度下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本实验中研究者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光照、温度、叶片的状态一致等.
(2)A→B段,随着细胞间隙CO2浓度的升高,直接导致碳的固定(碳的固定/碳的还原)过程加快,C5的消耗增多(减少/增多),细胞中生成的C3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减慢/加快)了ATP的消耗,进而使叶肉细胞有机物的合成增多.
(3)B→C段,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不再随细胞间隙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此时实际光合速率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呼吸速率.
(4)本实验的结论是:随着细胞间隙CO2相对浓度增加,叶片细胞光合速率变化情况是: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htP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蛋白,可在转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获得.流程如下:

(1)为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要对供体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采集的精子需要经过获能处理,才具备受精能力.
(2)htPA基因与质粒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后,通过DNA连接酶连接,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受体细胞DNA,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3)该生物工程中,利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术可获得多个转htPA基因个体,这体现了早期胚胎细胞的全能性.
(4)若在转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检测到htPA,说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一块新生湿地,其中有一种二倍体野大豆可作为饲料,培育转植酸酶基因野大豆,能提高其磷的利用率.请回答:
(1)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等生态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依据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需考虑周边的经济发展等相关因素.
(2)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植酸酶基因导入野大豆细胞中,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检测植酸酶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3)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系列转植酸酶基因野大豆,该技术的核心步骤是脱分化和再分化.
(4)染色体加倍后的转基因野大豆,作为饲料有更好的品质.低温诱导可获得四倍体转基因野大豆,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若用这样的植株根类制片后观察到含8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合理的解释是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据图分析可知雌性个体有伴X染色体遗传异常表现
C.Y染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Y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请回答以下有关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的问题.
(l)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C源)、氮源和无机盐.对微生物
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2)纯化微生物培养的接种方法主要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如图所示,该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常比实际活菌数量少.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即可初步鉴定所培养的细菌是否可以分解尿素.
(4)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配制加入特殊染料的鉴别培养基.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这种筛选方法被称为刚果红染色(法)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