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培养实验中,划线后盖好培养皿,须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B.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防止海藻酸钠发生焦糊
C.用带盖的瓶子制备葡萄酒的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其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以保证微生物的发酵
D.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测定某土壤溶液活菌数目

分析 制酒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原理,所以在酿酒时刚开始会向其中通空气,此时目的是让酵母菌数量增加到足够量,接下来要密封,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洒精,所以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目的是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解答 解:A、将培养皿倒置培养,可防止产生的水蒸汽,凝结后会滴在培养基上及防止感染其他菌,A正确;
B、制备固相化酶过程中,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防止海藻酸钠发生焦糊,B正确;
C、葡萄酒制作是厌氧发酵,所以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目的是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C错误;
D、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测定某土壤溶液活菌数目,D正确.
故选:AB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实践中微生物的培养、果酒果醋的酿制以及泡菜制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的相关技术以及识记注意点;明确果酒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需要适时拧松瓶盖,防止发酵罐爆裂;识记醋酸菌的代谢类型等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表示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按顺时针方向).下殓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复制可发生在A时期,但不发生在B时期
B.基因重组不发生在A时期,也不发生在B时期
C.人工诱变育种指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可作用于A时期
D.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用于A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代生物技术制备H7N9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流程,请回答问题.
(1)①过程表示逆转录.
(2)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3)从分子水平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采用的方法抗原-抗体杂交
(4)若要预防H7N9禽流感,可用图中的抗原蛋白作为疫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鲤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鲤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请估算池塘中共有鲤鱼多少条?(  )
A.384B.386C.387D.3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呆小症的病因是患者在婴幼儿时期缺乏(  )
A.生长激素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抗利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请根据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作答:
(1)如果该细胞是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则紫色色素存在于[⑩]液泡,图中⑥是染色质,其主要化学组成是DNA和蛋白质.
(2)该细胞中的主要多糖有纤维素和淀粉.
(3)能合成磷脂的细胞器是[⑦]内质网.从②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糖蛋白.
(4)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则发现该细胞对Na+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抑制了运输的Na+载体的活性.
(5)在①~⑩结构中,参与了生物膜系统构成的是②③④⑦⑨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错误叙述(  )
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C.染色质或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D.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有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类,几十年来长期用于临床医疗,但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  )
A.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定向变异
B.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变异选择的结果
C.细菌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D.青霉素导致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生长素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的生长
B.在林业生产中常需要保持顶端优势
C.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获得无籽西瓜
D.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